为了孩子,社会该负起责任
在社会公众场合,家长们遭遇的各种“苦逼”,相信都可以写出N篇文章了。比如餐厅,比如娱乐场所,比如马路上。带孩子进餐厅用餐,原本是件令人愉悦的小确幸。
但并非每回都心满意足,因为有些餐厅要么只有极少的几个儿童座椅,你得抱着孩子等上半天,等着另外的小朋友用完餐退出座椅,才可以把娃儿放进座椅里,开始你期盼已久的一顿“大餐”。
这还算是好的,最让人半天无语的,是餐厅里根本就没有为孩子准备的儿童座椅。一问服务员,很微笑很自然地告诉你:“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儿童座椅。”亲,你是没有看见每天会有很多父母抱着幼小的、需要坐婴儿座椅的娃来进餐么?
能演绎一幕惊心动魄的“过马路”剧,莫过于带一个娃在马路上。
在我们小区附近,有好几家幼儿园,这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了很大方便,终于不用早早起床开车或坐车送孩子去远的地方上学。于是,每天清早,路上就有很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拉着孩子的小手,送一个个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踏往他们自己的幼儿园。头顶有蓝天清漾,白云飘逸。
你会以为这一幕很温馨很朝气很诗意么?
然而实际是,来来往往的车辆会让大人孩子时刻小心提防,因为有的小汽车摩托车会把速度放得很快,那种一冲而过的“气势”是要告诉你:我要赶路,快给我让开!
于是大人只好牵着孩子从路中央快速“避到”路边,从路这边“避到”路的那边。某个清早我还亲眼看到女儿幼儿园前面的一条路上,一辆小车因为开得过快将一个大人撞倒在地。幸好还没有撞到孩子。但下一个会不会就是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