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记忆力这玩意儿,真不是天生的。
你总觉得别人脑子好使、记东西快,其实,他只是用对了方法。
而那些死记硬背的人,不是不努力,而是效率真的太低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考试做题效率都比别人高出一截!
01.
大声读出来,
比默背10遍都有用!
很多人记不住东西,是因为他们用错了“通道”!
大家都知道,人有五种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
你学东西的时候,如果只用眼睛看,那就只用了“视觉通道”。
但如果你能读出来,再听听自己在说什么,这样,听觉和语言系统也都参与进来,大脑对这个信息的“刺激次数”就能立马翻倍!
所以,如果想背下来一段内容,不要死盯着默念。
读出来,听进去,再重复几遍,记忆效果会更棒!
毕竟——
“说出来+写下来+动一动”
才是最能调动起大脑记忆力的组合拳。
02.
睡前回忆一遍,
相当于学了两遍!
背书背到半夜?别!
背书最好的黄金时间,其实是睡前1小时。
这时候,你的大脑马上要进入“清仓入库”环节,
你给它的信息,很容易会被当作“重要内容”存下来。
如果你加上这几步,效果能超级加倍:
先不看书,闭眼回忆一遍学过的内容;
回忆不出来的时候,再打开针对性的看一遍;
这样大脑就知道:“哦,这个很重要,得赶紧记住!”
别小看这睡前1小时的“黄金训练时间”,坚持两周,记忆力肯定会得到明显提升!
03.
太早懂事,
是一种“童年透支”
很多人的复习是这样:
考前突击、一天看五课、狂背猛记。
结果?第二天考试时,内容全忘光。
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记忆有个“遗忘曲线”,
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巩固,就会很快忘掉。
聪明的人会选择这个间隔复习法:
第1次学完当天复习;
第2次在第二天;
第3次在第三天;
第4次在第七天……
这种“间隔开来复习”的方法,会比你一口气看十遍还牢靠!
因为,你每复习一次,大脑就会把这个信息“再巩固”一次,久而久之,它就变成了长期的记忆。
就像打地基,一层一层打,楼才稳。
04.
用自己的话复述,
而非原封不动地背
你看别人拿着教材一句不落地背,你以为这是本事?
错!这是最低效的记忆方式。
想把知识记牢,就得先把它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比如,你今天学了一个知识点,别急着背,先合上书,自己说说看:
“我理解的这个意思是……”
“这段讲的其实就是……”
如果你能像讲故事一样,把学过的内容“复述”出来,那么恭喜你,这个知识点你已经掌握了!
就像厨师,光看菜谱是没用的,能做出来,才是真的内化了。
寄语:
记东西这件事,跟“聪明”没多大关系,
拼的是方法,是习惯,是你有没有用对套路。
这4个方法,每天练一练,坚持下去,
哪怕你不是天才,也能记得比别人更快、更稳!
因为,记忆力好的人,不靠死背,而是掌握了科学的用脑技巧。
方法选对了,学习才不会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