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批评孩子,谨记“ 133法则 ”,孩子不再反感,一天比一天优秀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批评孩子似乎总是让家长们头疼不已。

批评轻了,怕孩子不长记性;批评重了,又担心伤害孩子。

可当孩子犯错、不听话时,我们很容易情绪失控,那些伤人的话语便脱口而出: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你能不能别总是找麻烦!”

“你怎么这么笨!”

但这样的批评教育,不仅毫无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成长的过程本就是试错的过程,犯错很正常,每一个错误处理得当,都能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

孩子犯错时,我们的处理方式,决定了他未来是破罐破摔,还是知耻后勇。

批评孩子也是一门大学问,掌握 “一三三法则”,帮助我们在批评孩子时既能达到教育目的,又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支持。

一个公式

批评孩子时,我们可以遵循一个简单的公式,让孩子在批评中学会自我反思,唤醒内在的自省能力。

1、陈述事实

批评的第一步是客观地陈述事实。

我们要清楚地告诉孩子他们犯了什么错,描述所看到的过程与细节。

表述方式为:“我看到……”

例如:

“我看到今天做作业时你发脾气,把书本扔在了地上。”

让孩子知道做错了什么,这是前提。

这样的描述让孩子知道具体的错误行为,而不是被泛泛地指责。

2、表达感受

第二步时表达感受,让孩子理解他们的行为对我们和他人的影响。

(打碎了花瓶)“这是奶奶最喜欢的一个花瓶,她肯定很心疼、很舍不得”(描述他人的感受)

(放学迟迟不回家)“妈妈很担心,心里特别着急,都没心思做饭,四处问人有没有看见你。”(表达你的感受)

(扔书本)“妈妈觉得你这个行为不好,看到你扔书本我感觉很生气。”(表达你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清晰了解爸爸妈妈对这件事的态度,明白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而增强他们的同理心与责任感。3、保住孩子自我价值

孩子犯错后,最渴望的是被接纳和被爱。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代表他们是坏孩子。

表达方式为:表示支持+寻找方案+提供帮助,来保住孩子的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犯错很正常,人人都会犯错,做错事,并不代表你不好,也不会影响我们对你的爱。”(表示支持)

“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寻找方案)

“你需要爸爸/妈妈做什么吗?”(必要时提供帮助)

让孩子知道做错一件事不代表变成一个坏孩子,让他有改正错误的动力。

4、表达期望

最后,我们要表达对孩子未来的期望,给予他们信心。

“下次你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跟妈妈说,我们可以尝试用刚才找到的更好的方式来表达情绪。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你是个超级优秀的宝贝!”

让孩子知道,即便犯错,爸爸妈妈依旧对他们充满信心,不会放弃他们。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促使他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个原则

批评孩子时,我们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批评的有效性和建设性。

1、保护孩子的自尊

老话说得好,“人前不教子,饭桌不批评”。

孩子同大人一样,需要被尊重。

我们要在私下里批评孩子,避免在公共场合或饭桌上进行批评。

这样做不仅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还能避免他们在情绪激动时做出过激反应。

比如家庭聚会时,孩子调皮捣蛋,家长可以先轻声制止,等私下或者带孩子到一旁再沟通教育。

2、允许孩子申辩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不能听信某一方的指责,要允许孩子自己解释。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批评孩子时,我们要保持中立,客观评价孩子是否做错,为什么做错,这样有助于孩子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

给孩子申辩的机会,既能避免冤枉孩子,又能培养他们表达与沟通的能力。

3、父母统一立场

家庭教育观念要保持一致,若出现分歧,应私下交流。

避免一方批评孩子,另一方却袒护的情况。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到困惑,甚至可能利用父母的分歧逃避责任,也会削弱批评的效果。

比如,爸爸认为孩子这次考试没考好应该减少玩耍时间,多做习题,妈妈却觉得孩子压力大,应该多休息。

这时,父母应背着孩子商量出一个统一的教育方案,再与孩子沟通,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一致性与权威性。

三个禁忌

最后,在批评孩子时,我们还要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以免适得其反。

1、情绪化表达

批评孩子≠骂孩子,父母更不能借机向孩子宣泄情绪。

批评应简明扼要,指出错误后进行理性教育。

例如:

孩子考试没考好,不要劈头盖脸一顿骂:“你怎么考得这么差,平时都学哪儿去了!”

而是冷静地说:“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们一起来看看错题,分析一下原因。”

同时,切忌翻旧账,像 “上次你也是这样,怎么一点都不长记性” 这类话语,只会让孩子抵触认错,愈发不服管教。

2、对人不对事儿

当孩子做错或没做好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应是指导,而非责骂,要就事论事。

比如:

孩子不小心打翻了水杯,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毛手毛脚,什么都做不好!”

而是耐心地说:“水杯打翻了,容易弄湿地面,还可能摔坏杯子。下次拿杯子的时候要小心一点,用双手稳稳地拿。”

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么做以及这么做的后果,帮助他们真正认识错误,避免再犯。

3、人身攻击

“笨死了!真没用!以后能有什么出息!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东西!”

这类伤人的话语如同利刃,会深深的伤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们要注意言辞,避免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即便犯错,也应从错误中引导他们成长,而非用恶语摧毁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写在最后

批评的内核,应当是引导与鼓励,是助力孩子 “抬头” 勇敢面对错误、积极改正,而非让他们 “低头” 陷入自卑与沮丧。

通过遵循“一三三法则”,我们可以让孩子在批评中学会自我反思,唤醒内在的自省能力。

让我们用爱和智慧去教育孩子,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批评孩子,谨记“ 133法则 ”,孩子不再反感,一天比一天优秀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