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一个孩子在不断的试探家长的底线时,他其实是在求助。可很多家长都没有看到这一点,他们看到的常常只有孩子的不听话,不懂事,和一而再再而三的明知故犯。然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对孩子的说教和劝导,再就是指责、否定和怒吼。
说实话,这个对孩子先劝导,后指责、怒吼的过程,我曾经也经历过。
我家孩子上初三,正面临中考。自从我去年10月开始去外地学习到现在,这半年的时间里,对于孩子玩手机游戏和电脑,我都是抱持着相信的态度,没有怎么管他。因为我相信孩子可以很好的管理自己玩手机游戏和电脑的时间。
但事实是什么?
事实就是从我们当初约定的每个周末只玩一个小时手机游戏,偶尔玩会电脑,到现在变成了整个周末更多的时间里,他都是在玩游戏和电脑。
为此,我很生气,也经常会说他,只是说,可在行动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样的改变。我总想着再看看,再等等,看看他能否意识到自己该做出改变了。
我看啊看,等啊等,等了几个月,孩子依旧如故。并且我发现,他越来越没有把我的话当一回事了,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于是,就在这个4月,我啥也不说了,我直接管控起了手机和电脑。这下可好了,啥事没有,他自己也清静了。
昨晚孩子还跟我说来着,收了就收了吧,这样他就可以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了,不用总想着手机和游戏。因为他心里很清楚的知道他的自控能力是不够的。如果妈妈不管,他也不会很好的去管自己,他只会任由着自己放纵,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孩子还跟我说,他想要妈妈多陪陪他,希望妈妈能够陪他一起玩,无论是出去玩还是玩游戏。并且,他现在只需要每个周末玩1个小时的游戏就行。
听到儿子如是说,我能感受到孩子确实是想要我能够多陪伴他,因为在我这半年的学习当中,我是很忽略他的,我把我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陪他出去玩了。以前每个周末我们都是雷打不动的要出去玩的。
曾经在孩子每天晚上放学回来之后,我们都要聊一会儿天的好习惯,差点都要被手机代替了。
正是意识到了这一些习惯的改变,看到了孩子的内在呼唤,及时地做出调整和改变,很自然的,孩子也随即跟着做出了调整与改变。
所以,在我看来,孩子对家长底线的试探也好,孩子对游戏时间的得寸进尺也罢,实则都是在向父母发出的求助信号。
他们在告诉父母,他们需要帮助,“请看到我,请看到我,看到我的拉扯,看到我的身不由己,看到我那颗向上,想要变好的心”。
父母一旦能够透过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父母也就真正读懂了孩子。自然的,当父母在电子产品一事上做出调整和改变,孩子也会跟随。因为孩子本来就想要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