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1951 年,老舍因创作优秀话剧 《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的称号。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中篇小说《我这一辈3子》;短篇小说《月牙儿》《柳家大院》。《骆驼祥子》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
2.《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3.主要内容: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坚忍、 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经历了三起三落后,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 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4.主题思想 :通过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成城市垃圾的悲惨遭遇,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表达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
5.艺术特色:
①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②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 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老舍的作品中用了许多老北京话,试举出几个例子。
如交车租叫“车份几 ”,晚上出车叫“拉晚儿 ”,吃的食物叫“嚼谷 ”等。
6.祥子的三起三落是什么?
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一落:有一次祥子怀着侥幸的心理冒险拉客去清华,结果连人带车都被士兵抓了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卖骆驼得了三十几元钱,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卖了骆驼得三十几块钱,送到刘四爷那里储存,又开始省吃俭用拼命攒钱买车,可是他的钱被一个要抓曹先生的孙侦探抢去了,他买车的梦又一次破灭,又一次受到打击。
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7.祥子由人变“兽”的命运三部曲是:
( 1 )在自食其力的劳动中充满自信与好强 ——精进向上
( 2 )在畸形结合的家庭中痛苦无奈地挣扎 ——不甘失败
( 3 )在极度绝望中扭曲了灵魂堕落成走兽——自甘堕落
8.简要分析《骆驼祥子》书名的含义。
(1)点明小说的主人公——祥子;
(2)概括著作的一个主要情节——骆驼祥子称号的得来。
(3)揭示主人公的性格——像骆驼一样吃苦耐劳、沉默憨厚。
9.骆驼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和祥子有什么外在和内在的关系?
小说开头祥子被兵抓去,士兵们牵来几匹骆驼,使祥子动了逃跑的念头,骆驼的出现救了祥子的命,此后骆驼成为祥子的精神安慰和寄托,卖骆驼买车,使祥子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得以实现,使祥子得到“骆驼祥子”的外号。而“骆驼祥子”的外号其实反映出祥子的性格特征:吃苦耐劳、沉默寡言、有股“干倔的劲儿”。从而使祥子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有忍耐,而且怀着失败后再从头来过的强大精神力量。
10.主要人物形象:
①祥子 :职业:车夫 其他称号:骆驼祥子
外貌: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颧骨与右耳之间有一块不小的疤。
相关情节:攒钱买了第一辆车→“骆驼祥子”绰号的由来→怒辞杨宅→孙侦探敲诈→被迫结婚 →卖车葬虎妞
人物形象:前期老实、健壮、坚忍,如骆驼一般;后来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代表性: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祥子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 ,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②虎妞 :身份:刘四爷的女儿、祥子的老婆
外貌:长得虎头虎脑,说话时露出两颗虎牙
相关情节:管理车场工人井井有条→大胆追求祥子→为跟祥子结婚而与父亲断绝父女关系→难产而死
人物形象:大胆、泼辣、能干、有心计、好吃懒做,霸道泼辣,心理变态,却有着自己的苦闷和追求幸福的愿望。虎妞既是一个旧社会沾染了许多恶习的妇女 ,又是社会的牺牲品。
代表性:一方面渴望冲破封建礼教,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有难以褪去的阶级剥削色彩的新旧时代交替中的女性形象,也是社会的牺牲品。
③刘四爷 :身份:人和车厂老板、祥子的雇主
称号:刘四爷、老头子、袍哥
外貌:一对大虎牙、光头
相关情节:当过库兵→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开人和车厂→处处阻止祥子与虎妞的婚事
人物形象:残忍霸道、自私自利、阴险狡诈,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
④小福子:身份:车夫二强子的女儿,祥子真正喜欢的人
外貌:圆脸,眉眼匀称,上唇很短,牙白且整齐
相关情节:被父亲卖给军官→因家贫被迫卖身→不甘生活的屈辱含恨自缢
代表性:中国旧社会底层女性一生命运的真实写照。
人物形象:善良、老实、淳朴、忍气吞声,是社会底层女孩的缩影。
⑤曹先生 :身份:教书人、以“社会主义者”自居、被祥子视为“圣人”
情节:被当作革命党→逃往上海避风头→回北平→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人物形象:旧社会的小知识分子,较为正直和进步,待人宽和
他是一个较为正直和进步的旧知识分子 ,但是他的思想受到时代的局限 ,所以他并没有成为真正的战士。
⑥孙侦探:奸诈、狡猾、贪婪、残酷,从他为了敲诈祥子不惜套近乎、虚张声势和软硬兼施等。
11.“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 ”,请联系全文谈谈祥子的志愿是什么?
①祥子的志愿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②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
12.祥子为什么把买车的日子定为自己的生日?
①这日子便于记忆;②自己的生日买车,有纪念意义;③昭示着祥子新生活的开始。
13.攒钱买车 ”这一个情节在整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刚进城的祥子是这样的自信和充满活力,但经过三起三落之后,祥子变得麻木、潦倒、狡猾、好 占便宜,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攒钱买车 ”这一情节与祥子以后被摧残、懒惰的形象形成鲜明的 对比,深化小说的主题。
14.刘四爷为什么在寿诞之日与虎妞争吵至闹翻?
怀疑祥子是因为贪图他的钱财而娶虎妞的。
15.祥子和虎妞的关系怎样?
虎妞抓住祥子不放,不许他有人和主张;祥子对这种生活非常厌恶。在感情上尤其在思想上,两人没有过任何真正的沟通和交流。这是一段畸形的婚姻。
16.刘四爷对祥子和虎妞的态度如何?反映了他什么思想?
反对,歧视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人。
17.雪已下了寸多厚,祥子低着头走。处处洁白,只有他的身后留着些大黑脚印。”这句话有哪些耐人寻味的深意?
①一方面如实地描述了故事发生的恶劣自然环境,以祥子在天寒地冻时被驱赶反衬孙侦探的冷酷无情;②另一方面以雪地上的黑脚印隐喻辛苦钱被敲诈后祥子悲伤、绝望的心情。
18.作者为什么着力写大杂院里人们的生活?
反映了军阀混战时期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为写祥子最终走向堕落交代了社会背景。
19.写烈日和暴雨的用意何在?
①在烈日下拉车和在暴雨下拉车是突出环境的恶劣,衬托祥子拉车艰辛的境遇,②铺垫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深刻小说的思想意义。
20.“‘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躲着脚喊。’”表现了坐车人的什么性格特点? 反映了一个怎样的社会?
性格冷漠、缺乏同情心、 自私。社会现实是世态炎凉。
21.如何理解“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 ”中“死 ”字含义?
反映坐车人的无情;反映社会的世态炎凉;表达了作者的憎恨之情。
22.祥子卖衣服这一情节说明什么?
说明祥子已经彻底堕落。
23.祥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经历了三起三落,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但小福子的自杀对他的打击 确实致命的,他从此一蹶不振、堕落,由“人 ”便“兽 ”,从哪些事情体现出来?
①卖掉过冬的衣服;②为了 60 元钱出卖了朋友阮明;③替别人打旗伞、举花圈挽联;
④脸不洗、牙不刷;⑤不再拉车,什么来钱快他干什么。
24.你认为造成祥子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①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反动势力的迫害,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②祥子自身性格的局限性、堕落性、劣根性,这是造成他悲剧的主观原因;③周围各色人的影响(与虎妞的不正常结合,小福子的死等),这是造成祥子悲剧的重要诱因。
25.有人说 :假如曹先生能及时回京 ,虎妞不死 ,小福子不死 ,祥子就不会走向堕落。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不同意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代表的是祥子这一类生活在社会底层受迫害的人 ,即使这一 个祥子凭借如此的巧合未堕落 ,只要现实未改变他终究不幸 ,更何况一定会有其他祥子一类 的人堕落下去 ,这是大多数那个时代的“祥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