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位学员的孩子,前段时间处于休学还是上学状态,摇摆不定,找我咨询的时候,我说你先确定方向,上学我们就解决上学的困境,不上学就解决在家里遇到的困难,我们必须在一个方向上努力,不能摇摆不定。
后来学员选择上学方向上努力,成绩不提要求,五一之后,孩子上学去了,也没提出请假,还挺开心。
我天天在一线和家长交流,为啥很多父母被孩子控制,被孩子拿捏,就是父母摇摆不定,让孩子不知道你的方向,不知道你的底线,孩子也试探不出力量,也没有边界感。
就像孩子在一个足球场踢球,孩子知道边界在哪里,而且在这个边界里边是安全自由奔放的。
如果没有足球场这个范围边界,球踢到哪里算结束,孩子是混乱迷茫的。
父母自己混乱,摇摆不定,孩子也跟着迷茫。
所以我咨询的时候,先让父母确定方向。
比如孩子屋里收拾这件事,你让孩子自己收拾,要培养孩子独立,自我负责,那以后孩子乱成啥样,都不要收拾,你要守住界限。
很多妈妈坚持不了两天,赶紧给孩子收拾了,有时候孩子衣服袜子找不到了,还怪妈妈动了。
如果你选择给孩子服务,那就心甘情愿的收拾,孩子在身边就这么几年,我不委屈,开心帮孩子干。
否则你一会让孩子干,一会自己又全干了,和孩子共生,有人帮他做,孩子干的动力来自哪里。
有些孩子洗澡让父母拿浴巾,孩子还埋怨拿晚了,父母这是替孩子过度负责,又嫌弃孩子不负责。
所以,这些小事上一次次坚定,不替孩子负责,父母自己清晰了,孩子就不会混乱。
02
关于孩子玩手机熬夜的问题,也是父母先确定方向。
如果方向给孩子手机自由,不管孩子,孩子玩多晚,日夜颠倒,你也不用干涉,不要摇摆不定,一会自由,一会干涉,孩子也不痛快,你也不痛快。
如果方向就是不能熬夜,我一定要帮助孩子,那么虽然执行过程有困难,但我始终方向不变,我就在这个方向努力,这周减少半小时,下周减少一小时。一步步地让孩子回归正常生活。
孩子肯定会闹腾啊,各种威胁,那你就一直告诉孩子,保护你的睡眠,你的健康是父母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拿掉干扰睡眠的因素,我们有能力帮助你早点睡觉,这就是监护人的意义,你作业请假还让父母签字呢,为啥健康安全我们不能负责?
这里边有个逻辑,很多父母和手机较劲,和孩子较劲,孩子这么难搞,孩子不听话,孩子感知就是父母要控制他。
你把逻辑站在自己这边,保护孩子睡眠是父母的责任,这个逻辑就是父母坚定的理由。
与青春期孩子相处,父母不能摇摆,这样孩子才会清晰,自由的边界在哪里,哪些是父母的底线,孩子没法动摇,孩子才能感受到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