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步骤的,教育也是会分阶段的。
每个阶段,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不一样的。
但是大部分的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形成,性格和习惯的养成,一定要趁早,否则后面就很难改过来。
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越过了这个年龄阶段,也并不是没有机会改变。
防患于未然,就是让我们很多事情要提前去考虑。
我们都说最难管的时候是青春期,这个阶段我们就要特别的关注孩子,有问题要及时找补救的方法。
青春期教育的不好,孩子以后的人生可能都会受影响。
青春期教育的好,孩子也有可能改掉很多毛病,比以前更优秀。
所以,父母不要看到孩子青春期很难管,一出问题就不管了,父母都摆烂了,孩子就更不会变好了。
因为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思比较重,很多也比较极端。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及时察觉,帮助孩子去纠正。
比如,每次犯错的时候,孩子总会觉得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原因造成的,有种甩锅的心理。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我们遇到了不好的事情,肯定也会想逃避。
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纠正他们,时间一长,就会变得没有责任感和担当。
可能当下发生的只是一些小事情,但是性格一旦养成,以后碰到大事情,孩子也会用相同的方式习惯性的对付。
14岁还学不会担责的孩子,35岁大概率会成为职场”踢皮球”高手。
比如,孩子习惯性的摆烂,认为这样父母就不会再说自己了。
记得之前在亲戚家,孩子刚好有点抑郁,不想上学,他妈妈就说: 你不读书就没文化,只能出去打工。
孩子可能是听多了,随口就应了一句: 打工就打工,有什么了不起。
当时看到她妈妈一脸无奈和无助的样子,啥也没有说了。
比如,每次自己得不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宁愿毁掉它也不让别人得到,有非常极端的心态和行为。
这件事,曾经也在亲戚家的孩子身上所看到过。
因为老二的出生,老大感觉自己失宠了,一直对老二“怀恨在心”。
有什么好吃的,总是抢着收着,抢不过就直接扔在地上,大不了大家用不了,好过只给妹妹。
父母叫她让着一点,她会说: 凭什么每次都要我让,我不是你女儿吗?
上面的这些行为,如果父母都不管,听之任之,等到孩子长大了,问题会更严重,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比较叛逆,很多时候想法也比较极端。
父母更应该花一些精力去注意他们,有什么问题就要及时的纠正和止损。
不是每个孩子都不听讲,有时候也需要方法,很多父母说,这个阶段的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大人说的。
时间一长,自己也就没了耐心,孩子爱怎样怎样。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青春期是重要的转折点,需要更有智慧和技巧的去教育孩子,而不是和孩子较劲,对着干,否则会适得其反。
所以,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孩子在长大,我们也需要成长和学习,才能应对不同阶段的孩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