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很多家长因为孩子没选上第一批少先队员而担忧:
“孩子没选上第一批少先队员,哭得伤心怎么办?”
“会不会打击自信心啊?”
先记住这句话:7岁的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中坚强,真正需要调整心态的往往是家长。
我们家小朋友入队也要闯好几关,熟背六知六会之外,还有书面化的考试。
看着他俩兴高采烈写申请书,热火朝天背诵,一遍又一遍练习系红领巾、唱队歌。我知道他俩入选机会不大,便早早地给他们打预防针:选不上也没关系,我们按照少先队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怎样成为一名少先队员呢?
要诚实、勇敢、活泼、团结。
要好好学习,好好锻炼。
妹妹说她不够勇敢,不敢一个人睡,以后要勇敢一点。
哥哥说要好好锻炼,放学后可以在公园多玩一会儿吗?
……
果然,兄妹俩没选上。他们表面上说没关系,继续努力就行,心里可能还是有点羡慕第一批入队的同学。
没办法,以后这种情况还很多,我们就是这样不断调整不断努力中慢慢长大的。
当孩子落选怎么办呢?试试这三个具体办法:
1. 把“为什么没选上”变成“我们可以怎么做”。
💗别纠结落选原因,带孩子做张成长存折
每天存1个“红领巾行为”。(帮同学捡橡皮/主动擦黑板)
2. 给孩子一个“特别任务”。
💗当红领巾观察员,记录少先队员做了哪些好事。
💗给家长讲少先队历史故事。
💗设计梦想中的红领巾。(用亮片彩纸DIY)
当孩子说“某某同学都戴红领巾了”,回答“对呀,我们要恭喜她,就像你上次跳绳赢了也会被祝贺,对吗?”
如果孩子哭了,紧紧拥抱他20秒(科学证明这个时长最能安抚情绪),然后说:“妈妈小时候竞选班长也失败过,后来发现…”
三个家长绝对不能踩的坑:
1. “肯定是老师偏心”——你在教孩子推卸责任
2. “这破红领巾咱不要了”——你在否定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3. “下次必须给妈妈争气”——你会让孩子恐惧失败
教育最神奇的魔法,就是把失望变成希望的养料。没戴上红领巾的孩子,就像春天最后开的花。他们可能有更扎实的根系,更饱满的花苞。那些学会在等待中继续努力的孩子,往往走得更稳更远。
此刻你淡定的笑容,就是给孩子最好的信心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