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生源告急的幼儿园和忙着托管的孩儿妈妈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我记得有句广告语叫做:小身材、大味道。

借用这个句式,我的说法是:小视角、大主题。

寻常生活无法俯视所谓的宏观,但某个小视角也能呈现大主题的一个切面。

今天,把视角再次缩小、聚焦,镜头依然对准我们单位的工会。

插播一句题外话。

上一篇的《线上单身青年联谊之我见》居然有了2万+的阅读量,看来大家对类似话题挺感兴趣,不过,这还要多亏了我们单位工会发起组织了这项活动。

线上单身青年联谊之我见

我突发奇想,虽说每个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不同,有各自的保密规定和行业禁忌,可是但凡正规一点的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会。工会里忙活的事情看似琐碎零散,细微之处却都牵扯员工的实际生活和切身利益,我何不在自己的公号标签中专门给它设定一个专栏呢?

这不,今天要嘚吧的这个话题,起因就源自我们单位工会发来的两封邮件。

一、“无暇顾及三月里的春风,幼儿园在忙着招生”

想当年,为了进入一所心仪的幼儿园,家长们半夜起来登录指定网页,进行秒杀报名。在此背景下,某机关直属幼儿园更是拥裹着一份妥妥的高冷范儿。

硬件好、师资好不说,关键是这所幼儿园贼难进。据说,幼儿园的大部分孩子都是机关员工子弟,当然了,近水楼台先得月嘛。虽然这所幼儿园距离我们单位不远,江湖上也早有它的传说,可是我们中间但凡有孩子入园需求的同事,一般都不会考虑它。

难进、真难进,何必自讨苦吃去受那份刺激。我的印象里,这所幼儿园真如业界神一般的存在。

可在今年,哦,不对不对,两年前,这所幼儿园的招生简章居然悄悄滑进我们单位的内部邮箱里。主动放低姿态,向机关以外的单位发出“招孩子”的邀约。

注意呦,这是今天讲的第一封邮件。

招生幼儿范围可以是我们单位在职职工的二代、三代。也就是说,甭管这位员工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或是姥姥姥爷,只要你手里有需要入园的孩子,它们那里统统接收。

同事们的反应呢,远没有想象中的热烈。我们部门就有不少适龄孩子的父母,在选择入园这件事情上,大家都趋于理性。有的图家近,方便日常接送;有的图便宜,选择认可的公立,好而不贵,真的实惠;有的不差钱,就图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你有“机关”二字的冠名,你有硬件软件各种好的噱头,大家才不感冒呢。

形势不比当年,现在的幼儿园招生,妥妥的买方市场。供大于求,幼儿园有的是,家长们慢慢挑。

我们这座城市里,幼儿园逐渐招不到孩子。甭说别人,就连我那明察秋毫的老妈都感知到了这一变化。

老妈家门口就有一所幼儿园,成立了很多年。每到下午的三、四点钟正是小豆包们幼儿园放学的时间。

一天,老妈神秘地对老爸说:“发现没有,以前到了这个点儿,外面都是接孩子的家长和叽叽喳喳的孩子,闹哄哄的。怎么现在听不见动静了,突然之间不那么吵不那么闹了。”

生育率持续下降,年轻人都不想生孩子。一个幼儿园倘若没了生源,也会难以为继。曾经高冷的存在,甚至会演变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

二、“轻柔的五月夏风,送来了暑期托管的调查书”

五月中旬,工会向各个部门发送了“员工子女暑假托管需求调研问卷”。进入五月了,再过两个月就会迎来2025年的暑假。这一放假,孩子的照看就是一大问题。

这是要说的第二封邮件。

“暑假托管”暗含的表示就是,这个孩子已经具备了过暑假的资格,无非就是在校孩子呗。孩子不能太小,太小不好托管;也不能太大,大孩子不用再操心托管。孩子的年龄范畴被限定在小学阶段。同事的孩子如果小学在读,填这份调查书最合适。

国家已经允许生养三胎,工会考虑的比较全面,将这一政策的考量完全拉满。调查表里罗列的调研内容涵盖:

子女1、子女2、子女3的年龄;

现居住区域;

暑假托管需求时间:前两周、中旬、末端还是全程;

关注的托管服务内容:作业辅导、课外兴趣培养、安全看护还是其他;

可接受的托管费用范围。

可以说,有关托管大的方面的问询,这份调查书都考量到了。

员工们会有何反应呢,我们部门的妈妈们就七嘴八舌聊了起来。

如果说到采集样本,我们部门就是最佳选择。有儿女双全的大欣、儿子即将迈入小学的大颖、有三个儿子的涔涔、女儿尚在幼儿园的雨桐、均有两个儿子的英子和娜娜。

大欣:“我在家一说这事儿,我们奶奶表示这钱她出,巴不得放假时我儿子赶紧送去托管。哈哈哈。”

大颖:“我妈说了,不用什么托管,这钱不如给她,就算放假她也帮我看着。”大颖的儿子一直是姥姥姥爷照看。

娜娜:“放了假,先把他们送回老家,我先清静几天,回头再说。上了托管,我还得负责接送,对我来说更麻烦。”

雨桐:“我家孩子还小,但我也报名了。我真希望有机构能一直托管到傍晚,这样下班时就不着急了。”雨桐的公公刚刚过世,孩子平时由奶奶照看。奶奶身体不好,所以雨桐的心愿是能有长时间托管的机构。

涔涔:“我也报名了。先报着呗,我的三个宝贝都没上学,希望工会能关照一下我们这种三胎家庭。”

就在这样一个小小的部门天地里,只5位妈妈就折射了5种不同的需求。

这就是两封邮件引发的小故事。

我的孩子已经是名初中生了,他不需要再上幼儿园,也不需要再考虑托管。这些事情我都不需要去做了,我从那段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已经脱身。

长吁一口气,我猛然想起手边的这本书《新生育时代》。我身边的生活现象,也契合了书中的观点与描述:

一、生育率确实在加速下降。

说实话,我没资格谈什么生育率。这么宏大的一个指标,我又没有进行过相关研究,从何谈起呢?

在这本《新生育时代》里,沈洋和蒋莱两位女性学者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书中讲:

“从2011年放开‘双独二孩’——2013年启动单独二孩——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除了2016年出生人口1786万,达到自2000年以来人口出生单年度的最高值,一定程度上显现政策效应。之后每一年人口出生率都在加速下降,2020年出生人口1200万,创下四十年历史最低,并直接‘催生’出2021年的三孩政策,但毕竟政策目标人群的基数就很有限,二孩已不多,又何来三孩?”

“基于全市范围的问卷调研显示,在上海已生育二孩的户籍家庭以高学历高收入的为主……而对于很多90后和00后来说,在上海买房成为一种奢望,毋论生二孩三孩……如今年轻人选择‘不婚不育保平安’与‘躺平’,背后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

幼儿园也好,托管也罢,不都是为了这些孩子们。可机构再多再好,没有孩子也是空谈。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赶脚。

二、当下时代尚未建立充分的养育支持,隔代抚育具有普遍性。

首先,对于我们单位工会的做法,此处应该有掌声。👏👏👏

说实话,托管也好,别的形式也好,照顾孩子的同时也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工会帮助员工联系托管机构,一旦有任何闪失,工会都将难辞其咎。

工会本可以不操心这种事情,但它发起了这件事,表现了作为体制内单位的担当。它的能力和能量也有限度,选取相对来说比较好管理的小学生年龄阶段,已经很难得很不错了。

我们部门那5位妈妈,本人都是独生子女,谁不是靠着隔代的帮衬有了孩子,生了二胎,甚至追了三胎。有些妈妈单纯依靠娘家,有些妈妈靠着娘家婆家齐上阵。

正像书中所讲:

“女人生孩子,一个重要条件是父母辈对于孙辈的抚育支持。父母帮助不光降低了她们的家务以及育儿成本,也保证了她们可以全职工作……隔代抚育的普遍性与目前在国内0-3岁的托育机构普遍缺失有关,也与独生子女政策有关。”

孩子一放假,父母还要上班工作,老人就得肩负起照看孙辈的责任。暑期托管,至少能在一定时段范围内减轻老人们的负担,让孩子有地方可去。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生源告急的幼儿园和忙着托管的孩儿妈妈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