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幼儿园女儿突然要学轮滑,然后学会了!老母亲开始反思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突然想学轮滑

幼儿园小班的妹妹有一天放学回家,突然说要学轮滑,我很诧异。

首先我们家还没有人学过轮滑,我猜测大概率基因无感。

结果妹妹很热情很执着一定要玩。

“为什么突然要玩轮滑?“ 同班小朋友都在玩,我已经学会骑车和滑板了,我也要把轮滑学会!”

我从储藏柜里翻出了一个大的轮滑鞋套装,那是哥哥之前上幼儿园时老师说附赠几节轮滑课,我紧急在小区里收了一套二手的轮滑装备:全身的护具、头盔,还有一双鞋子。

哥哥上了2节体验课后就放弃了,轮滑鞋套装也被我们束之高阁。

其实体验课后我也满怀期待的问他:你上课上得怎么样? 好玩么?

他说好玩。 我说那你上课滑起来了么? 他说没有,老师就让我坐基本功,站在广场中间学站立。

再后来,我几次想怂恿他带着轮滑鞋到小区去玩,他都拒绝了。

于是我在心里给自己一个暗示:毕竟我也对轮滑不感冒,家族遗传。就这样,这双鞋轮到了2年后的妹妹来穿了。

妹妹换好装备后,我给她看了轮滑基本动作的视频,让她在家里学一下站立和踏步。

按照往常的操作,我已经在考虑是请个教练来小区还是送去店里上课?

傍晚的时候,奶奶带着妹妹玩回来,说妹妹轮滑动作已经基本学会了,可以滑步向前,在广场上和朋友们玩得可开心了。

后来连续三天,妹妹放学就回家换轮滑鞋,俨然是个初级选手了。

这么丝滑么?果然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啊!

用力过猛 适得其反

为了给娃培养一个运动的兴趣爱好,对老大我是费尽心思:

从三岁多开始陆续尝试篮球、足球、游泳、跆拳道 、趣味体能。结果哥哥都兴味索然,课包结束后都不愿再去了。

这让我备受打击,反省也许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也是心理学上很出名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通过同卵双胞胎实验发现:

哥哥从47周开始每天爬梯训练,6周后仍需26秒;弟弟53周开始训练,仅2周便以10秒反超。

双生子爬梯实验颠覆了“越早训练越好”的认知,强调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节奏。

也许正是因为我给哥哥启蒙的太早,在他自己还没有兴趣没有能力(肢体协调性等)时,反而更容易体验挫败。

当养育妹妹时,我也抱着更淡定的心态,不再被学前兴趣班诱惑了,要报什么班一定要娃主动开口。

等娃有兴趣了,我再谈条件:报名了必须要坚持上哦。

因为我可不想催着孩子上课。心塞!

妹妹就是这样的背景下,没有金宝贝类型的早教,没有奔波于各大兴趣班。 但是她主动要上舞蹈课,每次看她上课真正是在享受跳舞的乐趣。

这种感觉像什么呢?

就像是带着兄妹俩在逛跳蚤市场,哥哥走在每个摊位都会有一个急躁妈妈的声音在催促:你看看喜不喜欢啊,买一个很好的!

而妹妹得以有个自由的空间,安安静静的逛着,慢慢的体验、欣赏和挑选着。妈妈只是跟在远远的身后跟随。

永远局限的父母

一次教练课堂上,大家对于导师状态非常羡慕。于是有学员发问:老师你是如何做到这么好的状态呢?

老师说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学习教练之初,我有许多的课题,可能会导向原生家庭。

我是家中的老二,父母更喜欢老大,毕竟是家中长子,爷爷奶奶更喜欢老三,偏心疼爱家中最小孙子也可以理解。 有一天我做完一些教练话题探索回到民宿,房间阳台望过去就是玉龙雪山,夕阳的光辉照耀在山顶。就在那一刹那,我心中升起了巨大的感恩。

感恩由于父母把更多的精力和关注给了其他两个兄弟,得以让我有了更大的空间和自由,真的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一些看似偏离轨道的尝试。

我升起这份感恩时,我与过去所有种种都和解了。我也带着这份感恩之心,走到了这里。

什么样家庭教育是最恰当的呢? 我也一直试图找到更对的方式。

最终发现,似乎没有一种标准答案,更何况孩子个体差异。

因势利导很重要;兴趣启蒙很重要;培养孩子毅力也很重要。

教育是一项错综复杂的项目工程,很难得出一个简单的因果,也很难重新设定变量做实验。

父母总是那么的局限,慌张而又笨拙,给孩子自以为是最好的爱。

幸好,不那么正确也是可以的。

感谢我的女儿,又教会了妈妈很多新的东西。

看你学习新本领这么有干劲有行动力~也激励着妈妈开始码字了。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幼儿园女儿突然要学轮滑,然后学会了!老母亲开始反思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