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对父母排斥怨恨的孩子会愤怒地死去--来自海灵格的深刻洞察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伯特·海灵格博士(Dr.Bert Hellinger)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他的家庭系统排列(Family Constellations)。有一次他为一位身患骨癌的男士做排列,试图为其找到一线生机。排列显示出他对父亲非常的愤怒,而正是这种愤怒导致了他的疾病,正所谓恨之入骨。

然而海灵格认为,他的愤怒并不是他自己对父亲的感觉,而是系统中另外一个人的感觉,他无意中认同继承了这种感觉,这就是一种牵连纠葛。

海灵格试图帮助他,让他通过表达对父亲的爱来与父亲建立连接,获得活下去的支持性力量。然而男士非常的愤怒,他无法从这种强烈的愤怒中脱身出来,也就无法跟随海灵格的引导。

男士明确表示:“我恨他。”

海灵格:“你的愤怒已经影响了你的健康。”

……“癌症由恨产生,却远远地回避着爱。”

……“你转过身拒绝了爱,回到愤怒当中。”

然而还是没有用。海灵格没有强求,也没有试图说服。他接受了眼前发生的状况,然后有了这样一句洞察之语:

他将会愤怒地死去。他无法摆脱他的牵连纠葛。

读到这里,我感受到深深的震撼,像是从最根本的地方被摇晃了一下,有些东西开始松动脱落,有些东西因此显现出来,被看到了。

“愤怒的死去”—多么无情,深刻但力量的洞察。

很多人因为在父母那里经受过太多不愉快甚至痛苦的体验,导致对父母产生排斥,怨恨,轻蔑,羞耻感,甚至恨意。这些情绪让我们倍受煎熬,深感痛苦,却又无法摆脱。

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要么跟父母纠缠争吵不休,试图要个说法,试图让父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试图让父母道歉。 要么对父母心灰意冷,于是选择远离,冷战, 不联系。 然而心中的怨恨和排斥以及各种负面情绪却像凝固的水泥一样横亘在心里,让人倍受煎熬,无法解脱。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是从父母而来的。当我们排斥,痛恨,轻蔑,羞耻,我们就是在跟我们的来处对抗,我们就是跟创造我们的根基作对,我们就是跟支持我们的力量冲突。

不管双方之间曾经发生了什么,谁对谁错,或者父母到底有多离谱,有一个事实是抹不去的,我们来自他们,他们创造了我们,我们的生命是经由他们来到这个世上的,我们从他们那里继承了太多东西。

换句话说,看起来我们是在怨恨父母,其实我们是在怨恨自己,看起来是在跟父母冲突对抗,其实我们是在跟自己冲突对抗;看起来我们在轻蔑瞧不起他们,其实我们是在瞧不起自己;看起来我们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其实我们是在对自己的来处感到羞耻。

这就会造成我们自身的分裂和冲突。当一个人身心和谐,他就健康,就有活力,就运气好,诸事很顺;而当一个人身心冲突,身心各部分彼此作对,那就会造成内耗和内部冲突,他就会破坏自身的正常运转,影响到健康,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和疾病。身体不好,自然没有活力,在各种事情上无法使力到位,当然也就看起来运气不好。

太多人还处在他生命的童年里。虽然已经独立生存了,可以比爸爸妈妈更善于和这个世界打交道了,可是内心仍然纠结于小时候跟父母的那些遗憾,悲伤,痛苦,怨恨之中,每次一想起,总会被拉回到早期的时光里,像很多年前一样对自己感到悲伤难过,对父母生出不满抱怨。

如果能够从小孩子的记忆中走出,如果能够从小孩子的感受和反应中走出,人就有机会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生出不同的看法,作出不同的反应,以成年人更加稳定,更有力量的生命力去对待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一切都会不一样。

正如阿德勒所言:“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也就是说,发生了什么事一回事,而你对事情的看法和反应,则是另一回事。父母对我们做过了什么是一回事,我们如何看待发生的一切,如何对它作出反应,是另一回事,也是我们可以有自由自己决定的。

这个世界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它的二元性。有黑就有白,在黑与白之间,我们得以看见;有善就有恶,在善恶之间,我们得以行动。

我们的生命也遵循了这种二元性:有生就有死,生死之间,构成了我们的生命;有创造就有毁灭,在创造和毁灭之间,我们知道了生命的能量;有支持就有阻碍,有给予就有夺取,有照顾就有伤害,有爱就有不爱,在两者之间,我们得以趋利避害,向死而生,明白人性的幽微和闪耀;

当我们遭遇到抑制、伤害和毁灭性的力量,一味的拒绝排斥,愤怒反击,只会让自己深陷痛苦,深受伤害;与其如此,不如与它保持一致,对其表示尊敬和认同,对其臣服接纳,它就会变得友善。很多时候它只是在表达,在传递一些生命的真相和信息给到你。

像对待那些滋养的、支持的、治疗性的力量一样对待这些毁灭的,暗黑的力量,与它们保持一致,不起分别心,你就能够拥有更加完整、更加广阔的生命,你的力量就会更加浑厚,强壮,充满多样性。

进一步,面对人生中不喜欢的人和事,面对自己厌恶和排斥的人和事,不妨也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不理解但尊重,不盲目排斥和不满,与它们保持一致, 它们就会变成支持你、滋养你的正向的力量。

关于这一点,海灵格有很经典的论述:

“对于令我们感到恐怖,让我们充满了担忧和害怕的事情,我还有几句话要说。当我们与这些事情保持和谐一致时,这些令我们感到恐怖的事情就会转而具有正面效果,甚至比爱的效果还强大。这也就是为什么治疗师必须和这些事情保持和谐一致,并且同意它们,无论它们可能会是什么。我与那些毁灭性的力量保持和谐一致,也和治疗性的力量保持和谐一致,两者完全相同。”

对于那位患癌的男士,海灵格还讲道:

“与恨和解重新取得爱,能够影响疾病的方向,而当疾病本身无法治疗时,与恨和解,重新取得爱,也会使得死亡容易一些。现在他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跪在父亲面前,带着尊敬向父亲深深地鞠躬,但他做不到,他宁肯愤怒地死去。”

……

“我经常观察患有癌症的人,发现死亡比起要他们敞开心怀在父母面前鞠躬要容易多了。他们宁肯愤怒地死去,也不愿向父母鞠躬。”

……

“我确信的是,除了医药治疗之外,他所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系统力量在牵连纠葛着他,让自己从中解脱出来。这可是生死攸关的事。”

……

当这位男士听到他会“愤怒的死去”,他终于清醒过来,求生的本能让他坚决的喊出:“不!”

于是海灵格再一次有机会来帮他。他让男士跪下来,额头触地,伸开双手,手心朝上,没错,就是我们所有中国人千百年来都在使用的磕头的姿势,非常的经典。

男士照做,海灵格让他深呼吸,他解释道:

“深呼吸,用嘴巴呼吸。这是让爱流动的最好方法。吸气时将父亲带到心里,吐气时让你的爱流向父亲。”

然后男士跟着他对父亲的代表讲出下面的话:

“亲爱的爸爸!我尊敬地向你深深鞠躬。”

“我敬重你作为我的父亲,而你也可以有我作为你的儿子。”

排列到此结束。

这是在干什么?

首先,向父亲跪下来,头触地,是在确认一种爱的秩序,那就是,父母是大的,子女是小的。父母施,孩子受。生命的能量和爱,只能由大的流向小的,无法反着来。手朝上,就是接受的意思,就是不抗拒的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的意思。通过这个动作,男士与父亲重新建立了爱的秩序和生命流动的渠道。

第二,用语言向父亲表示尊敬。是的,他不需要一定爱父亲,但他需要尊重他的父亲,一个人只要感受到被尊重,他就有可能支持你,不再阻碍你,对你无动于衷。尊重他父亲在他面前呈现的样子,尊重他父亲是他的父亲,是世界上唯一的适合做他父亲的人,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第三,认可他的父亲,也承认自己是他的儿子,这是再一次确认一个基本事实:他的父亲是他父亲,而他自己,是他的儿子,这一点无从改变,也无法否认,更无法用排斥和怨恨来消除更改。 这样他就回到了自己本来就该在的位置和角色中,也就有机会承接到来自父亲的生的能量的加持。

通过建立爱的秩序,生命流动的渠道,通过表示对父亲的尊重,通过对父亲角色的认可和对自己儿子身份的确认,男士得以重构生命的序位,他的状况也会开始改变。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对父母排斥怨恨的孩子会愤怒地死去--来自海灵格的深刻洞察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