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回家鞋子胡乱摆,从来不会主动整理;
放学一出门就闹,到处疯跑不管安全;
上课总是开小差,不是走神就是溜号……
这时,家长难免会有些生气,这就导致了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批评”孩子。
可是,你真的知道该怎样批评孩子吗?
注意!这几种批评孩子的方式,很有可能危害孩子的一生。
01.
单纯指责而不指正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会犯这个毛病:
“都几点了还不睡觉?”
“又把鞋子乱丢,每次都要我来弄。”
“都十点了,作业怎么还没写完?”
对于很多年龄尚小的孩子而言,如果你只是一味指责他的过错,却不给出解决办法,他很多时候是不知道如何改正的。
很多家长,都会将这样的孩子误认为“犟”、“屡教不改”。
但实际上,可能他们并不是不想改,而是不知道怎样改。
02.
贴上标签一味贬低
“你怎么这么笨?”
“你怎么这么懒?”
“你怎么这么粗心?”
……
这样的话,你是否经常说?
不要再用这种“贴标签”式的批评贬低孩子了。
当你再不经意间给孩子贴上这种难以撕下的“标签”时,孩子便更难改正——他们会在心中不由自主的产生这种负面的“暗示”。
“我很笨”
“我很懒”
“我很粗心”
……
久而久之,孩子本来不笨,却容易真的变“笨”。
03.
批评孩子,试着这样做
1.给出解决办法
批评孩子不要光指责,要给出解决办法。
孩子作业写得太晚时:“你看,如果我们吃完饭就去写作业,而不是先去看电视,算不算就不会这么晚了?”
孩子衣服乱丢时:“宝宝,过来看看妈妈怎样叠衣服,下次你也试试好不好?”
一定要明白:指责的目的不是宣泄情绪,而是让孩子认清,并改正错误。
2.引导自我反思
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
当孩子作业错题太多时,可以问他:“你看,写这几道题时,你是不是在听音乐?”
当孩子上课溜号时,可以对他说:“仔细想想,当时发生了什么事突然让你开始走神?”
教育孩子,不能完全代办,要学会让他自己开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适当给予肯定
当孩子考试失利时,不要单以成绩评判孩子的成败,要看到他之前的努力
“虽然这次没有发挥好,但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这几天我陪你一起改善下学习方式怎么样?”
一定要记住:这世上只有什么也不做的人才会永远不出错,对于孩身上的那些闪光点,家长更加要注意,不能永远盯着问题。
适当的鼓励,才是帮助孩子走得更远的“秘籍”。
4.试着安抚情绪
当孩子情绪失控时,不要急着指责——你要明白,这个时候孩子听不进话,你指责了再多也没用,反而会加重他的情绪反应。
要学会适当安抚,而后再进行教育。
当孩子因为考试失误而难过时,不要一上来就指责他,试着跟他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过,要不我们先不看卷子,等明天再说?”
当孩子因为朋友之间的问题而伤心时,不要全盘否定孩子,可以问他:“要不等周一开学你和他道个歉?没关系的,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就是要互相包容。”
寄语:
教育孩子,要学会赏罚得当,恩威并施。
单纯的鼓励会让孩子迷失自我,一味的贬低也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
真正好的教育,是坚持鼓励与批评并行,在这种跌跌撞撞的过程中,建立起规矩,让孩子明白——鼓励不是免费的,批评更不是无理由的。
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再用那些会伤害他的方式了,试试用着几种办法,不仅让你的批评更有效,还能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