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观察过一个班里的学生,你就会发现:
班里面,努力的学生不算少,但他们往往不是学习最好的那一批。
相反,几乎每个班都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们平时也看不到努力,好像总在那里玩,可一到考试,却总能拔得头筹。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难道只是因为天赋?原因,有很多种可能……
01.
效率的差距
什么是效率?
首先,单位时间内,任何两个人所能接收的知识量,都是不同的。
有人略高,有人略低,这种“接受能力”上的参差,是第一层效率。
其次,一天之内,你用于学习的时间是碎片化的,还是整块的。
碎片化的学习时间适合简单的背诵,而整块的学习时间则适合深入的思索——简而言之,将不用类型的时间用在合适的学习中,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还是比不过天天玩的孩子?
原因很简单:你以为人家整天玩,实际上人家该学的早就学完了。
为什么人家早早就把该学的学完了,你却做不到?根本原因在于效率。
你要清楚,对于效率的影响,除了以上两点,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天赋。
天赋最直观的体现,就在课上效率中——那些你觉得天天玩不学习的孩子,或许只是因为他们听听课,就会了。
02.
你没看到,
不等于没学
为什么你觉得人家天天玩?
因为你只看到了他玩的时候。
人家真的没有学吗?
你怎么可能知道。
上学路上、回家之后、早饭之前……
你真的确定,人家没有学习吗?人家只是没让你看到。
其实每个班里都有这种孩子——在学校装作不学习,回了家就开始努力。
你觉得人家不学习?人家天天偷着学。
你要是真上了他这个“当”,最后吃亏的只有你自己——不努力就能成绩好的孩子,太少了,就算是真碰见一个,那跟你有啥关系?
别人努不努力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成绩提高。
03.
你的努力,
没有意义
努力没有意义?
不,是你的努力,或许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你可能只是在“假努力”
什么是假努力?
每天学到十二点,学一会儿、歇一会儿;
上课认真记笔记,听一段儿,走个神儿。
一天下来,时间花了不少,效率没有提高。
考试之后,该不会还不会,成绩照样不高。
假努力,不仅是低效学习,更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一天到晚学得很累,自己却没有丝毫进步,还觉得自己很努力。
这种学习,真的不如不学。
寄语:
学习,千万不能“假学”,
不止骗家长,更是骗自己!
为什么有的孩子天天玩,成绩照样高?
不要去想是不是天赋的原因,就算是你也没招儿。
从现在开始,仔细想想自己到底有没有好好学习,再想想自己的学习方法到底够不够高效,平时有没有做到“认真”——讲真的,“认真”这件事儿,就是个阳谋。
谁不知道要努力,谁不知道要认真,但知道和做到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做到和学到之间,又是差了不知多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