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感太强的父母,不可能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我知道,今天这篇的标题,肯定有很多人不认同。
做父母的,谁不是为了孩子?
当家长的,哪有不爱孩子的?
但你要清楚:
爱,不等于无底线的牺牲。
01.
父母的“牺牲”,
为什么会伤害孩子
仔细想想,牺牲所对应着的,是什么?是失去。
让孩子不断看到父母为自己牺牲的样子,孩子的内心会怎样想?
愧疚?悔恨?自责?
有时候,面对孩子难以抵挡的问题,父母的牺牲,或许是因为一种必要。
但有的时候,某些牺牲,完全是人造的。
仔细观察,你便会发现:
那些牺牲感很强的家长,他们所谓的牺牲,往往是自己所“创造”的。
明明家里不算贫穷,可一餐三个人却总是只买两个鸡腿,自己不吃,看着孩子吃,孩子如果问:“妈妈,为什么你不吃呀?”她便会说:“乖,我不饿,你吃吧。”
乍一看,是不是还有点感人肺腑?仔细一看才知道,就是没苦硬吃。
讲真的,这种牺牲,完全没必要。
如果你有观察过身边的家庭,那你一定会发现一件事:
那些青春期极度叛逆,甚至近乎不可理喻的孩子,往往出自这种“牺牲感”很强的家庭。
因为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这种所谓的牺牲,其实是绑架,而不是爱。
02.
做家长之前,
你先是你自己
讲真的,无论是做子女,还是做父母,你都要清楚——你首先是你自己。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
同样,也不要太在意你的其他家人。
我这样说或许听起来有点无情,但我给你讲一个道理你就明白了。
当你学习的时候,如果你总是想到自己父母多贫穷,自己的亲人多悲惨,你怎么认真学习?你会不会分心?
当你工作的时候,如果你总是想到孩子多不听话,学习成绩多不好,你怎么认真工作?你会不会走神?
你一定要记住,家里的情况越严峻,你越要不去想这些事——如果你是顶梁柱,就更要认真学习、工作。
原因很简单:你好了,你的家人才会因为你变好。
不要总是把精力浪费在无用的悲痛上,不要去制造那些无意义的牺牲。
这些除了给人添堵以外,毫无作用。
你是在索取子女的愧疚,将其当作自己成就感的象征。
或者我说的直白一点,你现在做的那些“无意义的牺牲”,最大的价值,就是可以在你人生失败的时候,讲出那一句“我还不是为了你?”
多刺耳的一句话,轻轻松松,就把自己的责任摘得一干二净。
最后呢?孩子因为愧疚,没法用心学习,你自己因为沉浸在无意义的牺牲中,浪费了太多精力。
为什么这种家庭危害最大?因为它看似无所谓,却在无形之中,掐断家庭向上的“生命力”。
寄语:
不管你是谁,父母也好,子女也好,一定要记住两件事:
一,别随便给家人施压;
二,不要总把愧疚放在心上。
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孩子,就让他快快乐乐的成长,背着负罪感的人生怎能走向美好;如果你真的关心你的父母,就不要总是把愧疚挂在心上,如果他们在乎你,怎会希望你时刻悲伤、内耗?
家长们,从今天开始,放过孩子,更放过自己。
那些所谓“无私的奉献”,不要展露在孩子的面前,不要让他们过早背负本就不该他承担的压力,与那份深深的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