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爸妈都要上班,家里老人帮忙带孩子挺常见的。
老一辈确实有很多带娃的经验,甚至还有“土方法”,但事实上,很多传统的做法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特别是对小宝宝来说,如果打算请长辈帮忙照顾,那有几件事,最好能提前和他们沟通清楚。
01 | 不要用手脚的温度来判断冷热
老一辈带娃可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手脚冰冷就是热。
宝宝和成年人不一样,他的末梢循环差,手脚的汗腺还没有发育,手脚冰冷是常态。
用这个标准去给宝宝添衣服,很容易导致“焐热”。
要记住:判断冷热的唯一标准就是脖子后面的温度,温热不出汗就是刚好。
小宝宝的穿衣标准一般是比成年人少一件。
02 | 不要把屎把尿
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竖抱的时候都要特别小心,不能时间过长。
更别说把尿了,特别容易伤到颈椎,还容易让宝宝抗拒自主排尿。
小宝宝排尿的能力,是随着神经系统、身体器官的发育逐步完善的。
就让宝宝自由排泄,过程中也尽量不要打断他,等尿完了再给他换尿不湿,这样才能培养宝宝自主排尿的功能。
03 | 不要亲宝宝
小宝宝特别可爱,我们自己有时候也忍不住地想要贴贴。
但最好不要亲宝宝,因为小宝宝的抵抗力比较弱。
普通人口腔里面有很多细菌,可能引起感冒、发热。
04 | 不要一哭就喂宝宝
这一点也特别要注意。
老年人可能不了解科学育儿。小月龄宝宝哭闹的原因有很多:生长痛、肠胀气、拉了、热了都会哭。
一哭就胃特别容易过度喂养,会增加肠胃负担、加重肠胀气,了解哭闹的原因很重要。
05 | 也不要任由宝宝哭闹不管
“哭了就抱会让他依赖你,后面不好带”。
前面也说了,宝宝哭闹有很多原因,并不是他在“作”。
如果忽视背后的需求,每次都放任不管的话,宝宝容易没有安全感,渐渐地变得胆小、没有灵气。
宝宝哭的时候,不要嫌麻烦,还是要多抱抱他,为了宝宝的身心健康。
06 | 不要总想着给宝宝吃盐
“辅食里加点盐,宝宝才有力气。”,对于小宝宝来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1岁内,宝宝的肾脏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额外加盐会加重肾脏负担,并破坏宝宝天然的味觉,导致未来挑食和健康隐患。
而且,对于刚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来说,他们对于味道的要求其实很低,不会因为不加盐就觉得不好吃。
所以,正常喂奶和添加辅食就好了。
07 | 不要给小月龄的宝宝喂水
6个月内,尽量不额外喂水,母乳、配方奶已提供足够水分。
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到6个月,才相当于一个苹果的大小。
额外的喂水,会导致喂奶时宝宝没法吃饱。
08 | 也不要一睡醒就跟他玩
宝宝刚睡醒,有时候不哭闹,是因为他的大脑正在思考,要熟悉周围的世界。
这个时候抱他、逗他,可能会影响他的专注力。
相反地,这个时候不打扰他,对大脑的发育大有好处。
09 | 不要大幅度摇晃宝宝哄睡
宝宝的头重脖子软,剧烈的摇晃容易伤到宝宝的脖颈。
更严重的是,还可能引发“摇晃综合症”,造成神经损伤,这类新闻也并不少见。
所以,安抚宝宝要有耐心,慢慢摇晃、轻柔安抚的方式最好。
10 | 坚决不给宝宝绑腿
因为在子宫里的空间不够长期保持弯曲的姿势,小宝宝“青蛙腿”是正常的。
绑腿会阻碍血液循环,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严重时可能导致髋关节异位,甚至会影响身高。
等宝宝长大就好了,不用刻意地绑腿。
11 | 不要给宝宝捏鼻梁
鼻子的高度是天生的,捏鼻梁不会让宝宝鼻子变挺。
而且长期捏或者用力过度都会伤害到鼻粘膜,甚至导致鼻梁变形。
12 | 不要给宝宝剪睫毛
和鼻梁一样,睫毛也是基因决定的。剪睫毛不会让宝宝睫毛变长变浓密。
相反,可能由于剪睫毛,眼睛失去保护,更容易受到灰尘、光线的伤害。
13 | 不要给宝宝睡扁头
老一辈可能认为扁头的宝宝有福气。但现在的审美普遍更倾向于扁头,而且扁头也不利于脑部的发育。
对于新生儿,就让他侧睡,左右两边轮流交替。
在宝宝两个月左右,就可以尝试躺睡、侧睡交替,更能睡出好头型。
每一位长辈的初衷,都是源于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育儿观念的差异,不是矛盾,而是需要沟通和学习的信号。
大家都站在同一条科学的起跑线上,用最安全、最正确的方式,一起守护这个小生命的成长。
因为我们的目标,永远都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