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菜!
不吃肉!
体检亮红灯,微量元素永远不合格!
是不是你家娃的真实写照?胖泽也是这样的!
我试过很多种铁剂,他不是吐出来,就是捂住小嘴,死活不张嘴。蛋白质更是与他是路人,我怀他的时候,他就是个“素食”宝宝。怀他前三个月,我每天靠着大米粥和咸菜艰难度日。
他2周岁体检时,报告单上‘缺铁、缺蛋白质’几个大字,更犹如巨石压在我的胸口,可该面对的总要面对。于是,我心事重重地走进医生诊室:
温柔的美女医生看了胖泽的检查报告,笑着对我说:“妈妈别担太心,缺铁吃大樱桃,缺蛋白质吃肉。”
我笑着感谢医生,心里却在嘀咕,我能不知道么,关键是他不吃啊!
然而让我没想到的是,吃晚餐时,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红烧肉,他一个2岁小人,吃了5块。大樱桃他拿盆吃。
我以为是三分钟热度,但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隔三差五就喊要吃肉,吃水果……
我和老公面面相觑后又恍然大悟,原来,2岁的小娃娃心里门清,比起父母苦心的说教或变着花样的讨好,他更愿意相信医生那句轻飘飘的“权威瓜”!
然后,我就开了窍了,既然“权威瓜”这么管用,那我为啥不能自己制造点“瓜”呢!
01
爱上青菜,So easy!
孩子们好像特别排斥青菜,就是面条里切的稀碎的葱花,他们都能给吐出来。
可有了“吃肉”梗,我和胖泽爸自导自演的一段“蔬菜梗”的情景剧:
我:哇,今天晚餐有油菜啊,我可太喜欢吃了。(夹了一大筷子放进了自己碗里,香香的吃起来。)
胖泽爸:给我留点啊,我最近有点便秘,(说话间,胖泽爸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又夸张的把盘子往自己那边拽了拽)。
我故意生气的说:这么多呢,又不是不够吃。(然后,我一脸真诚的问胖泽):你要吃吗?
胖泽点点头。
从此以后,胖泽也爱上吃蔬菜,其中,他对白菜情有独钟。后来,我跟胖泽爸聊天的时候,我还笑着说:
“我也不爱吃蔬菜,还是饭桌上,爸妈跟堂妹说我是吃菜小能手,还让我给她做榜样后,我才爱吃蔬菜的。”
02
阅读这件事,是“姜太公钓鱼”。
孩子太小了,没有耐心,给他一本书,他多半是撕了。奈何再“懒”的妈妈,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我用吃“瓜”的方式,让娃爱上看书:
一天晚上,胖泽爸带着娃搭积木,在一旁捧着胖泽的照片书哈哈大笑的我,引起来父子俩的注意。
胖泽爸:胖泽,你看妈妈笑啥呢?
迈着小短腿的胖泽跑过来,笑嘻嘻的说:妈妈我也要看。
我把他抱进怀里,指着照片,告诉他当时拍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胖泽很感兴趣。慢慢地,他就爱上了读书。
现在,胖泽会经常拿着书跑来跟我说:“妈妈,咱们看书吧!”
03
复制粘贴“吃瓜”育儿法,让带娃变得更简单。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家娃有礼貌,做事不拖沓,从小有自理能力。
可往往事与愿违。
自从尝试了“吃瓜”育儿法后,我就统统来了一个复制粘贴。我不再要求胖泽对谁说“你好”,他做什么事的时候,我也不催他。
至于吃饭穿衣这件事,我都是放养的。哪怕每天他吃完饭,我都要打扫半个小时的“战场”。
我只是偶尔跟胖泽爸说:“彤彤会自己穿衣服了,她学会了扫地,她居然会时间管理了,知道要来咱家做客,她提出自己穿鞋,让妈妈去化妆……”
就在我和胖泽爸的“闲聊”中,在一旁“吃瓜”胖泽,成了一个小大人。
写在后边的话
曾仕强老师曾说过:“教孩子的好办法就是夫妻聊天,而不是直接教他。很多时候人更相信道听途说,而不是直接告诉他的话,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不用时刻扮演一个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教导者。其实,我们早就发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孩子在“故事”里长大,而不是在“道理”中窒息。
这种“窒息”的感受,我们小时候都遇到过,没必要再复制给孩子。
如今,能在“闲聊”和“吃瓜”中,把那些美好的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像种子一样,轻轻撒进孩子的心田。为什么还要扒着经验的老黄历,养一个叛逆的娃呢?
还有,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 吗?
还等什么,从今天起,一边吃着生活的瓜,一边笑着把娃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