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退休教师带娃5年总结:3招隔代育儿法,比早教班省钱还有效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周末在表姐家串门,见到一幕有趣的画面:三岁半的外甥女专注地用小勺子舀豆子入碗,六十多岁的姥姥端坐小凳子上,手拿袖珍计时器,时不时柔声道:“还有三分钟哦,再加油。”表姐小声告诉我,这也是妈妈带娃的独门秘籍 之一,熬了两年多,娃的专注力秒杀同龄人。我好奇地问道:“阿姨你以前是老师,现在带娃的感觉和以前上课给学生 上课是一样的吗?”表姐摇摇头:“一点都不一样,妈妈说教育孙辈比教学生难多了,可她总结出了三个核心办法,如今 邻居都来取经。”

一、给孩子”被看见”的安全感很多老人带娃,习惯一边放孩子自己做事,偶尔喊两句“别乱跑”“小心点”。孩子要么被忽略,要么被过度保护,反倒更容易产生情绪问题。3-6岁孩子最需要什么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3-6岁儿童最需要的是“心理在场”,也就是看护人的关注和回应。孩子一有风吹草动的哭哭闹闹、胡闹,就是因为缺少平时的高质量陪伴。 具体建议:表姐的妈妈每天都会设定3个”私密时光”:早上起床后的20分钟、午休前的15分钟、晚饭后的半小时。在那几个时间段中,她会放下手机和家务,全心全意地陪着孩子。你能和我玩积木吗,可以给我讲故事吗,甚至坐在地上看你玩都行。重要话术:”姥姥现在有时间了,你想姥姥陪你做什么?”而不是”姥姥买玩具给你你自己玩好不好?”她说:”孩子们不会整天缠着你,因为他们听到了’我很重要,有人真正关心我’的信息。煮饭的时候,她可以自我娱乐一个小时了 “这种由高质量陪伴建立起来的安全感,比起再多再贵的早教课,更能滋养孩子的心灵。

二、给孩子”可掌控”的秩序感带孩子逛超市,好多老人的模式是:孩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或者孩子想买什么就全部不给买。前者容易养成任性的习惯影响健康成长,后者则会让孩子感到很大的亲近感。儿童心理学家都强调,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在建立自我意识,他们需要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体验“我可以做主”的感觉。害羞还是冲动:完全剥夺选择权或完全放任,都无益于自控力的养成。 具体建议:表姐妈妈的做法则是”三选一原则”。去超市前,她会跟孩子约定:“今天可以买一样零食,姥姥给你三个选择,你来决定好吗?”随后又提出了3个她能接受的选项:无添加饼干、纯牛奶、水果干 。孩子选完了,如果有别的零食想买她会温柔但带着坚定口吻地说:”咱们今天的约定是一样,你已经选了饼干,下次可以选别的” 。这个法则同样适用于生活的其他层面,比如穿哪件衣服、先玩哪个玩具、午睡前听哪个故事,家长都能赋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说是“有限选择权”也不为无妨。  她总结道:“给孩子定规矩不是限制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在规则里自由’,这是他 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能力。”

三、给孩子”被信任”的成长感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三岁半的小孩居然都能收拾玩具、摆桌子、叠衣服。表姐说,妈妈从来不认为孩子小就事事代劳,反而是刻意为孩子让步,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蒙台梭利教育认为,2-6岁是儿童独立性和秩序感的形成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非常强烈的“我自己来”的心情,大人如果总是说“你还小,让我来”,很容易错过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良机。 具体建议:表姐妈妈备齐了一套“儿童专用工具”:小扫把、小抹布、小喷壶。每做一次家务活,她都会唤女儿来帮忙,“你来浇花好 不如你来玩别乱啊。”并非“你去玩,别捣乱”。当孩子们整理玩具的时候,她蹲下来陪着收拾,同时还说:“你把红色的车放进玩具盒,姥姥放蓝色的。”不催促不批评孩子,即使动作慢做得不完美,也给予大力肯定:“你今天收拾得比昨天快多了!”最重要的是她会把模糊恭维换成具 体叙述。不说“你真棒!”,而说“你把积木按颜色分类了,姥姥一看就知道哪个在哪里,谢 你帮忙。被信任、被需要的感觉让孩子们树立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看着她自信地完成一个又一个小任务,我恍然大悟,隔代养育不是代际矛盾,而是孩子成长的双重福音。退休教师的睿智是:她将数十年教育生涯积淀出的适合家庭的育儿理念用语言描绘出来——既不填鸭式教学,也不粉饰太平的溺爱,而是像春雨般悄无声息的陪伴和引导。高品质的养育,真正的养育,向来不取决于孩子上过多少早教课,买过多少益智玩具,而是取决于日常生活中那些表面看起来平凡,却充满智慧的互动。孩子生长的被看见、被信任、被尊重的场域,他带走的不止是知识技能,更是一生的安全感以及不竭的内驱力。 这样的隔代育儿,不比什么早教班更值钱吗?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退休教师带娃5年总结:3招隔代育儿法,比早教班省钱还有效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