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相处和谐的家庭中,氛围一定是友好可协商的,做事有商有量的,犯了错误能互相安慰的。
这是我们心中的理想型家庭。可是很多家庭做不到这么完美,包括我也一样。
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发觉:一个家庭越来越好的表现,就是家庭成员学会退让。
在其中,付出更多的肯定是父母。
因为孩子还小,思想也不成熟,他们有股朝气蓬勃的气息,也有年轻气盛的气势。而父母人到中年,往往都会越来越内敛。
我相信一个道理:我们的势能是和孩子互补的,父母多退让,孩子就会越来越强。
就像能量守衡定律一样,我们把孩子的气场打压下去了,孩子怎么能越来越旺呢?孩子不好,家庭就不会和谐。
有人会说,那这样父母不就变得弱势和没有地位了。其实不然,父母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懂得把自己的严厉和锋芒藏起来。
要在暗中运势,慢慢释放自己的影响力和智慧。而不是像一个暴躁的小青年,动不动就大响大叫,青筋暴起。
有很多案例证明,成年后犯罪和脾气暴躁的人,从小都有童年阴影。或是家中的暴力,或是外界的打击,让他们无法忘记这些负面的情绪,进而在成年后爆发。
所以,如果希望孩子下半生能过的阳光,要保证他们的上半生能晒到足够的“太阳”,能储存能量,用来应对后面的人生艰辛。
我们不但不能给孩子打击,还要帮孩子储能和积累能量。
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也是父母给孩子积累的福报。
有人不信命,但有时人生就是一场有因有果的修行。
我们替孩子种下什么因,孩子成年后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果。
道理我们都懂,但如果我们总以家长的心态和孩子说话,就做不到平等甚至示弱。
一定要换个角度:只有在尊重和接纳孩子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真诚的向孩子请教。
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示弱和求助。多请孩子帮忙,多肯定孩子的能力和付出。这样,他们必然会越来越有自信,也会越来越有能量和强大。
比如,我总对乐乐说:妈妈数学不好,是个学渣,你以后的数学要靠自己了。乐乐有时会拿着难题让我看会不会,我说光读题就晕了,根本看不懂。乐乐会哈哈的笑,就像一个老师一样给我讲题,对我还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也总会发自内心的说:你讲的步骤太清楚了,妈妈一听就懂了。
这样,他在学习上从来不会依赖我,都是自己解决,或者让我帮他找找答案。
比如,家里要装个东西,需要看图纸和拆包装。就会叫乐乐来帮忙,他看完说明书告诉我们这个应该怎么做,我们就会感谢他的帮助。
要相信,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信任,而努力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
但是,不要给孩子太大和不切实际的压力。比如说,乐爸喜欢开玩笑说,等我老了以后家里就靠你了,乐乐看似不以为然,其实心里还是会有压力的。
我会跟乐乐说,等你工作了,你要带着我吃喝玩乐,就像现在我带你玩一样啊。乐乐笑笑,不置可否。
真正把孩子当成家庭一员,让他体会到在这个家里“他是有用的”。只有体会到存在感和责任心,他们才会更主动和积极地参与。
做父母的智慧体现在小事中,这样既省心又省力,还能事半功倍,培养一个快乐和自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