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教育的第一使命,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公民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为什么时代变了,而很多家长还停留在唯成绩是问的落后思维?

因为,他自己的心理需求没有“断奶”,也没有稳固的价值观,只能随大流来定义孩子,来定义成功和幸福。

事实上,这只是在通过孩子的成就,来满足自己潜意识的需求。

家长一旦自我被环境裹挟,心态迷失,教育的本末倒置就发生了。

频频发生的青春期孩子弑母案,很多情况是一个望子成龙、控制欲强的妈妈,加上迷茫绝望、叛逆疯狂的孩子,悲剧就此酿成。

教育的第一使命,绝不再是只讲究功成名就,而是培养心理健康、适应变化的孩子。

而心理健康的核心,体现在哪里?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程》里,明确指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己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和态度。

当孩子年幼还不具备自我认知体系时,家长才是第一引路人,去帮他建立“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

孩子失败时给予鼓励,而非一味批判;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缺乏兴趣时,找出原因提高动力,而非生硬打压;

“积极肯定”不是空洞表扬“真厉害”,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理解和启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才会具备自我认知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渴望。

心理健康更是各种素质能力的基础:抗挫折能力;理解别人的情怀;审视思辨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终生的学习力。

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

是家长的自我成长,不要把未完成的心理需求强加给孩子;调整顽固的思维定式,看孩子到底是哪种树苗,给予他充沛阳光、雨露的滋养。

孩子才得以不会照另一种树苗养;不会被强势打压,削弱自尊,而是照他自己本来的样子成长,成为未来中国的样子:积极、独立、站在国际舞台自信表达的新时代公民。

1 2 3
赞(2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教育的第一使命,是培养心理健康的公民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