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名校情结”这个怪圈,是如何束缚孩子可能性的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那些名校里的“优秀绵羊”

最近在精读一本书,William Deresiewicz的《优秀的绵羊:失当的美国精英教育以及如何拥有富于意义的人生》(Excellent Sheep: The Miseducation of the American Elite and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

在书中,作者对当下的所谓“精英教育”进行了深入思考,在作者看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阻挡了精英的产生——

>>>首先是“空心”和焦虑。

基础教育步步为营,老师和父母几乎是手把手地将孩子引入大学的殿堂。可是一旦进入大学,步入社会,每个人必须学会自己做出决定,这让他们手足无措。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的统计,差不多有一半的美国大学生“感到没有希望”,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感到“非常压抑”。

>>>第二是“为学术牺牲一切”。

一名从斯坦福转学出来的学生说:“我亲眼见到自己的同龄人为了学业牺牲了健康、社交、探索的机会和课外活动,而这些对发展健康的灵魂是如此重要。”

而从耶鲁毕业的一位学生直言“学业太忙,没时间社交。”

>>>第三是“害怕不同”。

《优秀绵羊》的作者在书中写到:在耶鲁,我继续看到类似的景象——每个人都看上去很正常,每个人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没有嬉皮士,没有朋克,没有“艺术家范儿”和潮人……科学怪人看上去没有那么怪,时尚的孩子穿着低调优雅……每个人看上去都好像随时准备好了接受采访一样。

“你还年轻啊!”我想对他们说,“为什么不尝试着做自己呢?”

在作者看来,许多从“精英学校”毕业的孩子,最后就像优秀的绵羊,害怕变得不同,缩在一起取暖,拒绝接受挑战,以致彷徨失措、一事无成。

>>>最后是“过度自负”。

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都在鼓吹“精英大学毕业的孩子就是精英”。一些从精英学校毕业的孩子认为,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提供10万美元一年的收入,那么这份工作就根本不值得去做。

另一些聪明的孩子把自己比喻成“干细胞”——既然我们那么出色,就像“干细胞”那样,既能变化成“血液细胞”,也能变化成“肌肉细胞”、“骨骼细胞”,那我们又为什么要早早专注于一个领域呢?

1 2 3 4 5 6
赞(26)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名校情结”这个怪圈,是如何束缚孩子可能性的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