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
1、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人生的全部
很多时候,我们把孩子当成自己人生的全部,想通过孩子去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生活的重心,都围绕着孩子。
2、养育经验匮乏
育儿方面的临床医学家戴维·安德雷格是一位温和的研究者,他把育儿焦虑的源头更多归结于新手的无知:育儿焦虑的高发群体存在于只有一个孩子,或者第一次做父母的人,更多孩子的出生,会削减父母的忧虑,和多子多孙的前辈人相比,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的父母会更长久地沉溺于育儿焦虑中。
3、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据统计,焦虑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2%左右,上升到了现在的13%。
有一位父亲,在孩子“幼升小”时候,自喻为“堂吉诃德”,为了让孩子上个理想的小学,四处征战四处碰壁,屡败屡战,最终取得圆满的结果,却也付出巨大的代价。这让我们看到如今做父母的不易
4、教条地依赖书本导致认识偏差
很多人在备孕开始,就阅读大量的育儿书籍,或参加各种培训班。
他们对那些来自书本和教师的知识深信不疑,因为懂得多反而束手束脚,经常小题大作,天天用他们所知道的知识,衡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切,因此很容易主观地夸大各种问题,导致认识上产生偏差,引起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5、因盲目攀比而产生过高期望值
攀比心理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
我们无形中,会与熟人之间的孩子、同龄的孩子,在心里比较一番。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发育比别人落后、身高体重不足、读书不如别人好……
这些,让我们满心都是焦虑,似乎只有自己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遥遥领先,我们才可以安枕无忧。
到底是什么,本应是孩子快乐的成长之路,变成了我们焦虑情绪角逐的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