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整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1.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于贫困的农民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后参加国内战争。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长期参加艰苦斗争,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着手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为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出版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读者热赞。1936年12月22日,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2.作品简介

主要讲述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与苦难生活抗争,投身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最终成为钢铁般战士的成长历程。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

3.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不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将自身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奇迹,最终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

4.艺术特色

①小说塑造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使人物有血有肉。

②书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5.阅读感悟

①学会用正确的心态面对人生中的磨难,用钢铁般的意志与顽强奋斗的精神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②”保尔精神”: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奋进的人格应成为我们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专题探究

专题一 保尔的成长史

第一阶段:苦难的生活经历,逐步迈向革命道路

(辍学→做工→结友→初恋→仇恨→被捕→脱险→负伤→破裂)

1.初识革命者(结友)

保尔哥哥的朋友朱赫来住在保尔家(朱赫来留下来是为了组织布尔什维克党的联络工作),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偷了德国中尉的手枪,把它藏在旧砖厂里。

2.认识冬妮亚(初恋)

保尔巧遇了富家小姐冬妮亚,两人建立了友谊。阿尔焦姆等人被捕后被迫为德军开车,逃跑后,与家人失去联系。冬妮亚带保尔参观自己家的藏书室,后来两人又经过几次接触,相知(赛跑)并产生好感(冬妮亚尊重、理解保尔)。

3.营救朱赫来(被捕)

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改变了保尔的人生观。保尔在街上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着,于是袭击押送士兵解救了朱赫来。维克多(保尔邻居,与保尔素有恩怨)告密,致使保尔被捕。

4.释放脱险

由于监狱里犯人太多,保尔谎称自己是因为割马鞍上的皮子做鞋底而入狱,于是被释放,之后住在冬妮亚家。期间,冬妮亚为保尔、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和谢廖沙传递消息。保尔和冬妮亚相恋,保尔不愿意连累冬妮亚,就离开了冬妮亚的家。

5.战场上的搏杀(两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哥哥阿尔焦姆送到卡扎京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查员。他将《牛虻》所讲述的使他备受感动的故事朗读给战友,鼓舞每一个人。在战争中,保尔因大腿受伤和伤寒高烧不退暂时离开战场(第一次死里逃生)。之后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战斗时,为替师长复仇,保尔英勇战斗,头部被炸弹炸成重伤,右眼失明(第二次死里逃生)。

6.痛苦的抉择(第三次死里逃生)

保尔右眼失明,因容忍不了冬妮亚庸俗的个人主义思想而与其分手。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本就生病的保尔,他随后被调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与波兰和平协约签订后,保尔与家人短暂团聚,之后又重新投入工作。

第二阶段:漫长又充实的革命生涯

(剿匪→筑路→疗养→入党→成熟)

1.制止暴乱(剿匪)

保尔随行协助丽达工作,在拥挤的车站保尔把丽达从窗口拉上车。朱赫来提前一晚破坏了叛军的接头点,暴动被及时制止。城市铁路运输系统即将瘫痪,粮食和木柴的供应成了关键。

2.筑路(第四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调去修铁路,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仍忘我地工作。在这期间,保尔遇见了已婚的冬妮亚。铁路修通后,朱赫来备受感动,临走时他承诺会给保尔捎靴子,还把自己的枪送给保尔。筑路工作即将完成时,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使保尔倒下了。保尔被送回老家途中,有人误传保尔病死了,丽达知晓消息后悲痛万分。

3.生命的意义(疗养)

保尔回到家乡疗伤,悼念牺牲的红军时,说出了激励无数读者的话。保尔了解到大家都误以为自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团籍被撤销,于是到团省委恢复了团籍,又回到铁路厂上班。一天晚上,保尔在陪安娜参加完会议回去的路上,开枪打死了一名匪徒。

4.保卫苏维埃(入党)

保尔因病离开工厂,养好病后,他被派到一个边境小镇,紧张地做着苏维埃的建设工作,因工作能力卓越,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纪念委员会主任。保尔从公函上知道省委决定调回自己,并委托自己承担重要的共青团工作,区党委在会议上批准保尔转为正式党员。

5.革命的烈火(成熟)

保尔在工作中坚决与各种歪风邪气做斗争。列宁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阿尔焦姆也入了党。

第三阶段:疗养并与命运顽强抗争

(病重→车祸→抗争→重生)

1.第一次休假(病重)

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保尔遇见了已婚的丽达,并向丽达解释自己因”革命高于一切”而不接受丽达感情的荒唐举动。保尔超负荷地工作、读书,身体逐渐衰弱,被送到中央委员会的”公社战士”疗养院。

2.钢铁意志(抗争)

保尔与达雅接触后逐渐产生感情。后来保尔一度因失去战斗的能力,产生了极端的想法,但他最终战胜了自己,走出了低谷。保尔向达雅提出结婚,达雅答应了他。在保尔双腿完全瘫痪,只有右手还能活动时,他提出要和达雅离婚,却遭到拒绝,母亲也过来照顾他,但保尔的病情依然持续恶化,最终双目失明。

3.新的战斗(重生)

保尔决定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他将写完三章的小说寄给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但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遗失,只好重新开始写作。书稿完成后,大受赞赏,即将出版。保尔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

专题二 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

一、保尔·柯察金的形象特点

1.理想坚定: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以后,仍然坚定理想,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生活,继续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

2.英勇无畏: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勇敢无畏,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四次死里逃生”的奇迹。

3.浪漫温情:①保尔重视友情,为救好友朱赫来不惜冒险。②保尔追求爱情,冬妮亚是他纯洁的初恋,因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分开,后来爱上与他志同道合的丽达,却因误会错失,最后选择达雅作为伴侣,两人互助同行。③保尔重视亲情,时常挂念母亲,有烦恼想倾诉时会写信给信赖的哥哥阿尔焦姆……这些都让我们看到保尔作为普通人的浪漫温情。

二、品味:保尔·柯察金形象的时代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誉为”理想主义的旗帜和人生的教科书”,是因为保尔·柯察金顽强、执着、刻苦、奉献、勇敢和奋进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他们如何走好人生路做出了榜样,保尔·柯察金是青年人永恒的精神坐标。

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1.”红色经典”是精神力量的传递

红色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分:面对挫折时的顽强不屈、追求理想时的永不言弃、革命道路上的无私奉献,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作为一部”红色经典”,《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年代,保尔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建设祖国中去,将自身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展现了青年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所迸发出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红色”人物的示范作用

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成为新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修筑铁路的情节中,保尔所在的筑路小队”拼命走在前头”,以”疯狂的速度”进行工作,保尔也将全部热情投入到筑路工作之中,这种苦干、拼搏的精神,正显示了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崇高品质。21世纪的我们也仍在被保尔的精神激励、鼓舞着。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八年级下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点整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