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最有效的家庭教育,其实就三个字:顺人性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每个做教育的人都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而不是改造。

可惜,很多父母在焦虑中,把教育做成了“改造工程”,一心想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心中的样子。

尤其是谈到“内驱力”, 更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要么不断逼迫,指望外在压力养出自律; 要么彻底放任,相信成长自然发生。

而真正有效的方法,其实是:顺着人性,激活心中那颗想变好的种子。

在二十多年一线教育与管理中,我陪伴了无数家庭,也陪着自己的女儿小D一起走过成长的起伏。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最真实的感受和经验。

01

目标要小,小到孩子想拒绝都不好意思

小D小时候,背单词是个大难题。 虽然英语在她整个学习路径中是强项(她托福考到了110+),但刚开始时,她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有本能的抗拒。抱怨说记不住。

那时候,我没有硬压她一天记几十个单词。 我们一起制定了一个小到极致的目标——每天,只记5个单词。

5个,轻松到让她想偷懒都觉得不好意思。 完成以后,我会认认真真地表扬: “你今天完成的漂亮,5个都记住了,太棒了。”

这件小事,让我更加相信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的观点:

“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由一次次小成功累积而成的。”

小目标叠加小成就,孩子才会对自己产生信心, 而不是陷在无尽的压力感中。

当孩子对自己有了掌控感,他自然就愿意走得更远。

小D慢慢地打消了自己的“应付”心态。

提前背的单词给她课内学习带来很好的效果,这样的正反馈,让她感到开心。这种感觉,让她自然而然自我加码,现在已经完全不用我管英文学习了。

一句话总结:目标要小,感觉要好。

02

让孩子相信:我是特别的,所以值得更努力

小D曾经有一次辩论比赛,因为紧张而临场失误。 从赛场下来,她眼眶泛着泪光,觉得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待。

我没有急着讲道理,也没有宽泛地安慰。 只是握着她的手,很认真地告诉她: “你知道吗?教练和我都觉得你非常有潜力,队友也很佩服你。有潜力的人,舍不得放弃自己,会爬起来再试一次。”

后来我读到发展心理学者卡罗尔·德韦克的研究,深有共鸣:

“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把失败当作能力的终点,而是当作努力的新起点。”

孩子要相信自己特别, 但更要明白,“特别”不是不用努力,而是值得更努力。

小D擦干了眼泪,回去找教练复盘了整场比赛, 也在下一次比赛中,沉稳得像换了一个人。

一句话总结:特别的我,才不会像普通人一样早早放弃。

03

一次只改掉一个小小的坏习惯

做学校管理这么多年,我见过无数父母和老师最大的误区:想要孩子一下子改掉所有问题。

但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控资源稀缺理论”。 简单说,人能集中处理的问题是有限的,孩子尤其如此。

所以,每次,小D遇到状态不好、效率下降的时候, 我只盯住一件小事。

比如去年,小D早晨总是拖拖拉拉。 我们没有制定复杂的作息表, 只定了一个超简单的动作: 每天早上,起床后,朗读一篇短文,录下来。

每天只盯这一个动作。

慢慢地,晨读成了条件反射, 而早起的节奏感,也被自然带了回来。

一句话总结:聚焦关键,一次一件,温柔而坚定。

04

让兑现承诺,变成孩子自己的骄傲

记得有一晚,小D很累,不想做当天定下的学习计划。 她用小狗眼神看着我,试图撒娇逃过一劫。

我没有说教,只是问她: “你还记得吗?这是你自己承诺给自己的。”

她犹豫了一下,叹口气,自己回到书桌前。 完成后,她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成就感,我到现在都记得。

这一幕让我想起一句教育界常用的话:

“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能够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她开心,因为她觉得她战胜了自己。

真正的内驱,不是听话,不是服从,而是:

一句话总结:孩子自己喜欢上了那个能够兑现承诺的自己。

05

允许崩溃,但陪着他不放弃

成长,不是直线型上升。 每个孩子都会有情绪崩溃、信心丧失、想要放弃的时候。

去年,小D在游泳训练中,遭遇了长时间瓶颈。 体力下降,成绩停滞,她几次训练结束后,独自坐在更衣室门口,情绪低落。

那段时间,我没有要求她“赶快振作”, 而是告诉她: “我陪你慢慢来,哪怕今天只多游一米,也值得骄傲。”

运动心理学研究也证明:

“在情绪低潮期,最需要的是支持感,而不是额外施压。”

后来,她用自己的节奏熬过了那段黑暗期。 重新站上泳池的时候,她的眼神,和以前不一样了。

真正的内驱力, 不是孩子从不崩溃, 而是他们学会了, 在崩溃之后,自己站起来。

一句话总结:父母陪伴,共同面对的“崩溃”,就是成长的机会。

06

写在最后:静待花开的勇气

每一个孩子, 都藏着一颗渴望变好的种子。

但这颗种子,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 也不是催促、逼迫、焦虑出来的。

顺着人性,尊重节奏, 用理解、用耐心、用智慧去引导, 孩子才会在属于自己的时区里,慢慢长大,慢慢开花。

成长,是一场看不见的长跑。 而父母,永远是那个在路旁默默陪跑的人。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最有效的家庭教育,其实就三个字:顺人性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