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最近我遇到一位学生妈妈,她家孩子数学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我问她:”孩子是天生聪明,还是有什么特别的学习方法?”
她笑着说:”我家孩子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从小培养了几个好习惯。”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辅导过的很多孩子。那些数学成绩特别优秀的孩子,真不是靠题海战术堆出来的,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点。
咱们说实话,数学学得好的孩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学习体系。我跟你们讲讲他们都是怎么学的。
你看啊,数学高手们都有个共同点:超强的信息搜索能力。
这帮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从来不会傻傻地干等。他们会翻书、查笔记,甚至上网搜索类似的题目。我见过一个小男孩,他在做题时遇到不懂的地方,立马就能在课本里找到相关知识点,三两下就把问题解决了。
我记得自己找工作准备面试,有一道题目我是这样回答的,“如果你碰到一个棘手的技术难题会怎么处理?”“第一,我会自己思考解决方法;第二,请教身边比较专业的人士;第三,网络搜索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寻找灵感;第四,网络寻找专业人士解决。”
大体的思路就是在小范围内不断尝试,反馈无效后,继续扩大搜索范围,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在工作中我也是这么做的,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家孩子也会查资料啊,可成绩还是不理想。”
差别在哪儿呢?真正厉害的孩子不光会找资料,还特别会读题。
我问过很多数学好的孩子:”你们做题时最关注什么?”他们的回答都差不多:”我会把题目读三遍。第一遍大概看看考什么,第二遍找重要信息,第三遍想想用哪个公式解题。”
你瞧,人家读题都这么仔细。不像有些孩子,看到题目就急着算,结果题目都没读明白,做出来的答案就跟题目要求的风马牛不相及。关于阅读,有一故事讲解的很细致了,传送门:数学第一名于困顿之中找寻意义,这个做法真的很棒。
还有个更厉害的能力,就是自我管理。
我见过一个初中生,她的书桌上贴着一张时间表,上面写着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做完一项就打个勾,既不会偷懒,也不会过度用力。
你们可能会说:”这有啥了不起的?”
可关键在于,她真能按计划执行。这就是数学好的孩子和普通孩子的区别:说到做到的执行力。
记得有次我问她:”为什么要这么严格要求自己?”
她说:”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会先看一遍,把不会的题目标出来。然后按难度排序,从简单到难的顺序来做。这样既不会觉得太难而放弃,又能保证质量。”
听听,多有条理啊!
最让我佩服的是,这些数学高手到了后来,都能当别人的小老师。
我见过好多次,他们主动帮同学讲题。不是简单地给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同学思考。这种能力,可不是考试能考出来的。
有个学生跟我说过一句话:”教会别人的过程,其实是把自己学到的知识重新梳理一遍。这样不仅记得更牢,还能发现自己以前没注意到的知识点。”
这话说得太对了!能把复杂的问题讲得简单明白,本身就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能力。
看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些能力要怎么培养呢?”
我给你们支几招:
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列个清单,完成一项打个勾。这样不仅能让孩子有成就感,还能培养执行力。
遇到不会的题目,先让孩子自己查资料找答案。你在旁边看着就行,别急着告诉他答案。这样才能锻炼他们的搜索能力。
鼓励孩子多跟同学交流学习方法。你们可能不知道,有时候同龄人之间的一句话,比我们大人讲半天都管用。
最重要的是,别着急。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时间,咱们得有耐心。
我经常跟家长们说,与其让孩子整天刷题,不如帮他养成这些好习惯。因为这些能力不光对数学有用,对孩子将来的发展都特别重要。
等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他就不只是个会做题的机器,而是个真正的学习高手。这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