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有一个十岁的小女孩,也正是上小学的年纪。每次见到都很有礼貌的喊我“阿姨”。
有一次在楼梯里遇到,她正在跟她的爸爸讨论暑假去哪里旅游的事情。
见到我依旧热情的喊了声阿姨,继续跟她爸爸讨论起来。
十岁的孩子为他的爸爸列了几个可供选择的地方,并一一分析夏天去这些地方的利弊。然后告诉他爸爸她觉得去哪里相对更合适一些。
当时我对这个十岁的小女孩心底由衷的赞叹,她的这些能力是十岁的我绝不具备的。
后来遇到她的妈妈,跟她聊过几次,发现她的妈妈也是很有想法的女子。
据她的妈妈介绍,女儿很小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旅游,她们会罗列几个地方让女儿选择,无论女儿选择的是哪她们都会欣然前往。
她们的女儿,没有上过辅导班,只有一个从三岁开始上的美术班。
她说,从孩子牙牙学语她们就注重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做出选择。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他们两口子改掉了不少之前的坏习惯,刻意在女儿面前做出好的示范。
原本不爱读书的她,从孩子出生起养成每天读书半小时的习惯,孩子大点了自然而然也愿意跟着她一起看书。
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不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怎么学。
我们经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也是如此,填鸭式的学习,让孩子不停的“学学学”,短时间看,孩子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陪娃写作业的父母只能越陪越累,越陪越力不从心。
很多学霸父母介绍经验的时候往往会说这么一句“这孩子我们就没怎么管”,这还真不是谦虚的话,从小培养好的习惯,孩子会越学越轻松,家长会越来越省心。
反之,孩子就可能越学越厌学,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
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习惯养成比学知识重要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