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过度节俭的家长,现在更多的家长犯的错误却是:举全家之力,把一个普通孩子养成“富二代”。
同事娜娜现在就后悔不迭。
她自从当了妈妈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之前报的瑜伽课肚皮舞课都停了,之前用的大牌护肤品也不用了,买衣服也从购物中心改成某宝爆款了。
她在朋友圈里说,要给孩子最多的爱,最好的生活。
孩子上着全城最贵的美术课,钢琴课,一年的兴趣班就花费好几万。
孩子吃的都是超市里卖的有机蔬菜,穿的都是名牌衣服名牌鞋子,上的是门口豪车云集的私立幼儿园,私立小学。
娜娜拿出了家里收入的80%用到了孩子身上。
孩子看不到妈妈在自己身上舍不得用钱,光看到妈妈在她的身上大把花钱,挥金如土,从小养成了养尊处优,爱好攀比的习惯。
现在,娜娜为了孩子的学习很头疼,即将小升初的孩子说:
好好学习不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过幸福的生活吗,我现在就觉得很幸福啊,我们家有这么多钱随便花,我用得着好好学习吗?
父母在金钱上对孩子一味付出,一味骄纵,让孩子觉得金钱来得太容易,幸福来得太容易,反而在人生路上迷失了,失去了努力的意义。
这样的孩子也很难收获未来的幸福。
德国汉堡大学心理学教授迈尔思提出,现代父母应该教育孩子3大财富能力: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处理物质欲望的能力、了解匮乏与金钱极限的能力。
掌握了这些能力,孩子才能平衡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才能学会用金钱为幸福助力。
如何教育孩子这3大能力,就在于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父母的每一次花钱,都是对孩子金钱观的教育。
家里的钱进钱出,生活用度,无一不体现着父母的金钱观,孩子在一边看着,潜移默化地形成了自己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每个父母都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金钱观,你对待金钱的态度里,藏着孩子未来的幸福。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省钱为王,生活不易,多和孩子分享工作的成就和收获的快乐,带他去听音乐会,去好的餐厅用餐,去体会金钱能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也请不要再让孩子挥金如土,让他了解家庭的收支,让他规划自己的零用钱,带他去偏远的乡村去看看另一种生活,让他明白不是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地支配金钱。
父母有健康的金钱观,无论穷养富养,孩子都会有丰盈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