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男人为生孩子分担更多的风险
前几天关于生育的话题是吵得沸沸扬扬。各种天方夜谭的论调都有。
同样的问题在日本已经存在多年。现任首相安倍晋三曾经被记者问到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把生不生孩子的决定权交给家庭。而我们应该为生育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我们也确实正在努力。前几天就有新闻报道:面对持续低迷的人口出生率,辽宁、湖北、新疆等地出台了更加积极的生育政策,延长产假时间,二孩产妇产假可延长至6个月。
其实,早在去年“全面二孩”放开后,很多省份都调整了产假。在某些地区,女职工可享受最长的产假,可达190天。除了产假,还有30天到3个月不等的生育奖励假。
有人说,这是政府在慷企业之慨。
生三胎,每胎休大半年,用人单位还敢招年轻女性吗?即使招了,敢把她们放在重要的岗位上吗?而且生孩子越多,休假时间越长,女性重回职场的障碍将会越大。
放开三孩、延长产假,对于工作稳定,事业心不强的女性来说,是福利。对于真正追求事业的女性来说,是噩耗。
作家丁阳说,女性在劳动力市场越不受歧视,生育意愿就越强,两者是互相促进的。
大家好像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男人在生儿育女中扮演的角色。很多人就是贡献了一颗精子,好点儿的会赚钱养家。但这还不够。女性在生育中面临的风险,必须要让男性一起来分担。
比如,延长的男性的陪产假。在我国,男性的陪产假通常只有15天,在某些省份甚至只有7天。
延长男性陪产假,可以减少企业只针对女性的隐性歧视,分散风险;让丈夫有更多时间在家帮忙带孩子,会让女性有更好的生育意愿。
男人必须认识到,在现代家庭里,男人的角色不仅仅是个养家糊口的人,还是父亲,是丈夫,必须对生儿育女这件事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为到了今天,女性挣钱养家的角色在加强,分工已经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妨看看德国的经验。男人陪产假延长开始,只有3.5%的父亲愿意休产假。两年后,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21%,现在已接近30%。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陪产假的延长,还明显有助于让男人习惯父亲的这个角色。数据显示,休完产假后,德国父亲平均每周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减少了4小时,而他们每天花在照料、陪伴、教育孩子上的时间增加了1小时。
相对于不休产假,休产假的爸爸更愿意多陪孩子,做家务也更积极。
毫无疑问,这对生育绝对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