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大学儿童心理专家李康教授,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李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全球范围内测试了1200名2岁到6岁的儿童,对儿童撒谎的问题进行了长达20年的研究。
他们和这些孩子玩了个竞猜游戏:拿出一张扑克牌,让孩子们猜扑克牌的点数,如果猜对了就会获得一份非常棒的惊喜大奖。
在游戏过程中,研究人员会找借口离开,离开前会叮嘱孩子千万不要偷看卡片。
可是,藏在房间内的隐形摄像机却“抓到”90%以上的孩子,在5秒内就“犯规”了。
等研究人员回来,询问“刚才我出去的时候你有没有偷看”时,没有一个小孩承认自己偷看了卡片。
实验结果是,无论性别、国籍、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家教方如何,孩子撒谎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
两岁时,有30%的小朋友说谎;
三岁时,有50%的小朋友说谎;
等到四岁时,小孩子说谎的比例上升到了80%;
四岁以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说过谎话。
撒谎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没有一个小孩能逃得过“谎言”的魔咒。
但这并不是坏事。
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著名六所红砖大学之一的谢菲尔德大学,也进行了同样的研究。
他们发现,孩子们想要完美的欺骗大人,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小朋友想要撒谎,词汇量是考验谎言成功与否的功底,还得具备优秀的语言组织能力;
其次,他们还要大量动脑,区分什么是“我知道而你不知道”的,编织更合理的逻辑,把虚构的故事串联起来,让谎言行得通,且牢牢地记住它(不能让谎言前后矛盾)。
最后,他还要和父母打一场心理战,揣测对方的想法和情绪,再营造更自然的面部表情,若无其事地隐藏自己的私心。
总结起来,在撒谎敏感期,孩子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知性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即便把年龄因素扣除,也是认知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容易撒谎。
简单地说,越会撒谎的孩子越聪明。
恭喜你,中奖了。
△ 多伦多大学教授李康 《儿童为什么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