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行控制孩子的人生的父母
央视的纪录片《零零后》中,记录了这样一位妈妈。
从孩子出生起,她就学习了大量科学育儿知识,为了让孩子拥有最好的入学条件,她把家搬到了幼儿园附近。
孩子长大后,慢慢显露出来对魔术的热情,但妈妈却熟视无睹,而是自作主张给孩子报了一个英语夏令营。
理由是,可以弥补孩子不爱交集的弱项。
本来以为付出了这么多心血,孩子未来的路会越走越顺畅,不料他却迷失了方向,变得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害怕和别人交流,面对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也不予回应。
12岁的孩子在镜头前说道:“只有躲在被单后面,才会感到舒服。”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因为担心孩子成长的轨迹出现偏差,便以“为你好”的理由左右他们的人生。
控制欲披上爱的伪装,感动了父母,却伤害了孩子。
伦敦大学一项调查认为,父母过强的控制欲会从亲子关系映射入其他亲密关系中,影响到孩子的夫妻关系、朋友关系……
童年所带来的影响,贯穿了孩子的一生。
临床研究表明,父母的控制欲过强,会使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懦弱、冷漠、消极等心理。
控制型的父母必须意识到,最好的爱,是还给孩子一个独立的人生。
放下父母的权威,以平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
61岁的李玫瑾教授曾讲过自己的经历,她第一次发现女儿早恋时,也和其他父母一样心急如焚,担心孩子受到伤害。
但在冷静下来后,他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沟通方式,那就是写信。
“有人爱你,说明你可爱。”“你的认知中,爱是什么?”
她选择和女儿讨论爱的意义,进一步了解女儿的想法,而女儿也愿意放下戒备,和妈妈交流自己的感情观。
所以,我们不妨试着放下自己的“绝对权威”,认真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到底从何而来。
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让他们自己决定想走的道路,承担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