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李玫瑾教授告诫孩子18岁前,这4个黄金台阶一定要走稳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第三个黄金台阶:6-12岁,培养价值感

前段时间,微博有个热搜“自嘲废物的985大学生”,引来2亿人围观。

之所以自称为“废物”,是他们当中很多人除了在“做题”、“考试”中表现优异,踏入社会时发现,自己的优秀,其实是一个陷阱。

他们很多人找不到与学历匹配的工作,薪水与普通人不相上下;

有的在名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强忍着牙疼坚持了一个多月;

还有的人,一再的跨行业转专业,像没头苍蝇一样不知道何去何从……

这些孩子,智商高成绩好,但是却缺乏人生的方向和目标,价值感缺失。

李玫瑾教授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父母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能力的特长,也就是找到了自我价值。

当孩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就产生了强大的内驱力,促使他们自律和成长。

云南昆明,有一个叫宋心霓的7岁女孩,800米成绩达到3分40秒,梦想是参加奥运会。

为此,她参加了艰苦的训练,跨栏、接力、跑步,每周4次。

面对镜头,她眼中放光:“我的偶像是刘翔,现在的训练很辛苦,但是我也很开心。

把天赋和乐趣结合,把梦想落在每一天的行动和汗水中,这样的孩子才能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并成为督促自己努力的源泉。

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个性、智商、天赋各有不同。

尊重他们的天性和兴趣爱好,允许他们享有探寻价值的空间,才是父母的职责所在。

与其盲目攀比成绩,用焦虑之心浇灭孩子真正的热爱,不如接受孩子的真实样子,帮助他寻找更好的发展。

就像李玫瑾教授的女儿,数学成绩不好,只是说明她不擅长逻辑思维。

李教授便通过观察和权衡,发现女儿对音乐感兴趣,还特别喜欢孩子,于是便培养她成为一名音乐教师,现在女儿工作得非常愉快。

诗人叶芝说:“教育的使命,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点燃孩子心头的火焰,跟孩子谈一谈未来和人生,而不是着眼于试卷上的一个分数。

让孩子有能力和信念,追寻远方的那盏目标,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去,这才是他们该走的路。

1 2 3 4
赞(3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李玫瑾教授告诫孩子18岁前,这4个黄金台阶一定要走稳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