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指导现代父母扮演称职的父母角色,使他们知道应该如何尽到父母的职责;
- 其二,为父母提供调整亲子关系的具体策略,改善父母教育过程中的不当态度与行为;
- 其三,唤醒或指导未婚男女,提早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亲职教育称得上是初为人父母者的“启蒙”教育。
国内常常会将“亲职教育”与“亲子教育”相提并论。其实,“亲子教育”仅是“亲职教育”在策略方法上的具体应用,它更强调父母在与孩子“亲子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认识儿童不同于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孩子所特有的言行、思维、情感方式,获得与孩子相处并打交道的特殊技能、技巧,让孩子喜欢与其接近,并能有效地对孩子的健康、幸福产生影响。
亲职教育指导亲子关系的秘诀:
(1)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不要求孩子跟着自己的思维走,要让他有“自我”。
(2) 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没有“教”,只有“学”。
(3) 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重要。关键看孩子收到的讯息,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
(4) 孩子是跟随父母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学习不是来自父母的指令。孩子是父母行为的“影子”。
(5) 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每一个人都为满足自己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只不过孩子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
(6) 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定会追随。每一个人都会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佳利益的行为。孩子其实也一样,只是不懂得解释。
(7) 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至今不成功,说明方法未达到预期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方法。相信还有未知的有效办法,找到它,使孩子改变。
(8) 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孩子遭遇的或所做的每件事,对他将来都可能会有所影响。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通过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生活知识。
(9) 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任何替代孩子的企图都会在孩子身上产生负面效应。父母代孩子做他们自己该做的事,不会得到孩子的尊重。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和挑剔。鼓励、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可以培养积极的态度、自律、自发性。
(10) “爱”不可以作为筹码。父母之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信心与活力的源泉。如果父母开出条件把爱作为筹码,孩子也会把他对父母的爱作为筹码,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破碎。
亲职教育作为孩子成才的关键,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希望以此来改变家庭的生活质量而日益受到重视。亲职教育涉及优生学、生理学、卫生学、营养学、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其实,孩子没有好坏,只有进步的快慢。关键在于我们做父母的应“顺其成长,适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