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为什么变叛逆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昨天我刚读完了一本书——《亲子沟通密码》。

书中说,我们与孩子沟通时,需要“清零刻板印象”。

书中写了一个案例,一位妈妈来咨询作者邹璐,向她诉苦:

抱怨家里的哥哥总是欺负弟弟,抢弟弟玩具,还没礼貌、喜欢骂人……似乎没有一处优点。

这时,作者问妈妈:

“请你找出欺负弟弟的反义词。”

妈妈说:

“那就是爱护弟弟。”

她又让妈妈回想老大爱护老二的场景,妈妈也举出了不少例子:

“弟弟小时候他帮我递奶瓶,上次出门没带弟弟,还提醒我买礼物……”

说到最后,这位妈妈恍然大悟,其实哥哥真的很爱弟弟,对弟弟很好,我怎么能只盯着他不爱弟弟的部分,而不去鼓励他爱护弟弟的举动呢?

太多的偏见充斥在父母的心中,不知伤了多少孩子的心,消磨了多少孩子的性格。

当父母学会清除心中的偏见,就很容易发现孩子是灵动的、鲜活的,不断变化成长的。

综艺《爸爸去哪儿》中有这么一幕,林永健的儿子大竣一进房间后,便把桌子上一排排的酸奶一股脑的全塞进书包里。

父亲进屋看到后立马严厉呵斥:

“你别装啊,你装这个干什么,你这样很不好啊!”

他看着儿子一脸坦然又不知所措的样子,把书包里的酸奶摆好后,便让大竣关禁闭,自己在屋里反思。

过了会儿,他把大竣拉到外面谈心,一上来又是一顿说教:

“占小便宜可不好啊,我们干嘛要占便宜呢……”

而大竣坦言道:

“我想别的小朋友好像没有。”

他听到后,明白误解了孩子,立刻向儿子道歉。

其实,孩子难免会犯错、会失误,但有的父母把这些失误放大为自私、冷漠。

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去体验孩子的成长细节,自然看不见孩子的内心和需求,从而只能不断放大自己的观点去判断孩子的对错,而这容易导致误判。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父母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孩子。

我们总是觉得孩子不够懂事、听话,但或许是我们从未认真看清孩子的心。

梭罗曾说过:

“放下偏见,什么时候都不晚。”

只要父母肯花时间耐心倾听、沟通,就会发现,父母口中那些不太好的评价,其实只是放大了心中的偏见而已。

1 2 3 4
赞(2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为什么变叛逆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