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怎么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3岁前的孩子,还不需要培养这种自控力。父母还要尽可能满足孩子爱和依恋的需求、饿了及时给吃的,哭了及时要抱。
3岁到5岁,孩子开始有社会性的需要,这时以建立规则为主。比如每天什么时候看多久的电视,都要和孩子一起建立规则。
5岁以后的孩子,我们才要注意培养其“延迟等待的能力”。以下方法可做参考:
(1)避免诱惑
在“棉花糖实验”中,一些孩子为了让自己等待更长时间,用手蒙住眼睛,或者把棉花糖藏起来,眼不见为净。这就是采用了避免诱惑的方法。
“当我们看不见诱惑,就很难受到诱惑了。”
那么生活中,父母可以把电子产品藏起来,把零食放在柜子里,或者自己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都可以很好地避免诱惑。
记得我小时候,父母为了不让我看电视,把遥控器藏起来,或者把电闸关了,各种方法都采用过。
(2)积极地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面对诱惑的煎熬时,唱一首歌,或者想想有趣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这种方法的窍门在于想一些“积极的事情”,而不是“负面的消极的事情”。后者只会让我们用即时满足来安慰自己。
(3)自我暗示
在原实验中,一些孩子反复对自己喃喃自语:我必须等待,这样我就可以得到2颗棉花糖。
这样的自我暗示法,让孩子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如果下次孩子想要马上得到一个东西,家长就可以教孩子这种重复好记的提示。
(4)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看起来很难的工作
有一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暂时可能无法达成目标,所以孩子往往会畏惧困难而不开始做。
在《GRIT》(坚毅)这本书里,作者 Angela Duckworth 说自己给孩子们立下一个规定:不管你开始学什么,至少要学1-2年才能放弃。不能中途放弃。
在孩子学钢琴,或者舞蹈的过程,可能刚开始很难学,看不到进展,所以就想放弃了。其实有时候,坚持度过开始比较困难的阶段就好了。我们不妨为孩子立下这样的规矩:只要开始做一件事,争取把它做满一年。或者,开始做一件事,就要做完为止,不要中途放弃。
04陪孩子看有关“延迟满足”的绘本
有哪些关于“延迟满足”的绘本呢?
《别让鸽子开巴士》
最典型的就数这本《别让鸽子开巴士》了!书本里设立了一个规则:不能让别人开巴士。
不管鸽子如何乞求,始终遵守这个规则。一直到司机回来为止。我们不妨和孩子扮演书中鸽子和被祈求者的角色,这样孩子就知道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通过哭闹得到的了!
《妈妈的红沙发》
这本书讲了一场火灾讲小女孩的家里烧为灰烬,然后她们重建家园的故事。
当辛苦积累下来的家具被烧光之后,家人们还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幸好人没事。
重新开始很难,这种满足感不会迅速地到来。但是家人们省吃俭用,终于靠自己的努力,买了一张漂亮、舒服的红沙发。
看了这本书,你也可以引导孩子存钱,去得到某个他特别想要的东西。这也可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感。
培养延迟满足感,最重要的方法,当然是父母们以身作则。
育儿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件“延迟满足感”的过程。
我们的亲子阅读,我们的耐心,不会立刻得到回报,但是终不会被辜负。这就是爸妈们常说的“静待花开”吧!
成功的人,往往关注长期的目标,他们可以用5年,10年,15年来做一件事情。
而失败的人,只注重短期的快乐和享受。
胜利往往属于那些不懈努力、善于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