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交换一个秘密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大家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有很多的秘密,如何与孩子交流?
一位女嘉宾说:
“想知道他的秘密,得先告诉他你的秘密,让孩子觉得我们不是在套路他,而是在和他分享。”
听了她的观点,很多父母恍然大悟。
之所以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就是父母总是利用“家长角色”来要求孩子。
在教育的路上,孩子更需要的是“朋友式”的亲子关系,它是维系亲子关系的秘诀。
我们要做到让孩子信任你、亲近你、喜欢你,可以利用“秘密分享法”来走进孩子的心里。
沟通时我们可以多听一听孩子心声。
用“我小时候……”或是“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等语言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孩子。
把自己的秘密说给孩子听,让他感觉到他和父母是互相最重要的人。
有了这一层信任,孩子更愿意与父母说自己的小秘密。
分享秘密,就是了解彼此,让亲子沟通达到“零距离”。
每天的睡前阅读
在育儿界有一个词叫“黄金一小时”,指的是孩子睡前的一小时。
睡前的互动,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满足感,是任何陪伴都替代不了的。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说: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或是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睡前是一个人内心最安静的时候,温暖和刺激都是加倍存在的,此时的亲子共读是让彼此融入的最佳时刻。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在一次“亲子共读妙招”的演讲中这样说:
陪孩子读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第一步就是每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给孩子讲一个睡前故事,让孩子伴随着父母的读书声入睡是孩子最幸福的时刻。
她提到,父母通过朗读、共读和陪读的方式与孩子一起进入阅读世界,就像一位引路人,带着孩子领略书中的奇幻世界。
当我们将书中的内容用嘴说出来,声音里蕴含的感情比书里写的内容,更能触动孩子的内心。
每年计划一次亲子旅行
儿童教育家林静怡从女儿5岁开始就带她出去旅行。
她说:一家人在旅行中越来越亲密,越来越有默契度。
那些行走的路线、沿途的风景、历史人文故事,都是她和丈夫为孩子精心准备的。
旅行不仅仅是一次放松,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让父母与孩子都获得不断成长的经历。
就像林静怡说的那样,女儿不仅懂得了人文地理,与他们之间也有了更深的情感交流;
而他们也慢慢懂得了女儿的需求和理想,彼此有了更多情感交流的机会。
有教育家认为,亲子旅行能让孩子的幸福概率增加。
因为在亲子旅行中,父母会将全部的关注都放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关爱,这让亲子互动变得更有感情,孩子更依赖父母。
越依赖,亲子关系越亲密,它会成为递增幸福的一道润滑剂,会让孩子更靠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