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容易把孩子的脾气当成是对大人的挑战,一旦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不耐烦可能就少了很多。
那么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平静下来呢?
首先是接纳。
有家长说,我不知道怎么安抚哭闹的孩子。孩子爱发脾气?读读这本神奇的绘本吧
对于成年人来说,我们一生中也有很多次情绪失控的时刻,坦诚来讲,我们不见得处理得有多好,更何况孩子呢?
所以孩子陷入情绪里很正常,父母大可不必受孩子影响而觉得烦躁。
最简单的方法是蹲下去,给情绪崩溃的孩子一个拥抱。
儿童心理学家黛博拉·麦克纳马拉博士说:“让孩子将脾气发完,而不要试图阻止孩子发脾气。”
完整地经历过脾气的“起和灭”,孩子才能更好地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再或者,不要做任何评价,只是重复孩子的话。
比如孩子因为不能买零食而发脾气,你可以说:
“你是不是特别喜欢那款零食?”
“你很难过,因为今天不能买零食了。”
用孩子听懂的语言描述他的感受,再来观察孩子的反应。
这种看似无用的重复,其实比一句“别哭了”有效得多,因为孩子接受到的信息叫做“妈妈懂我”,不仅能有效减轻他的沮丧,还能让孩子敞开心扉。
其次,接纳孩子的脾气,不代表全盘接受孩子的行为。
有的孩子发脾气时,闹出来的动静很大,不仅是哭,还有摔东西、打人甚至伤害自己。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父母先进行干预和制止,抱着孩子到角落,陪着他冷静下来,最后再来教育。
我见过一些父母,因为不给孩子手机,孩子就打人,摔东西,大人在一旁“冷处理”,不理小孩,任凭他的小拳头落下来,真烦了才说一句:“闹够了没有!”
大人对孩子的行为,态度一直暧昧不明,其实就是在把底线放低。
我们真正需要表达的态度是:你可以悲伤、愤怒、害怕……这些情绪没有对错之分,有问题的是行为。
这一步需要长期的引导,教孩子用合理的语言和行为去表达情绪。
孩子发脾气,真正考验的是父母。
我们的包容和理解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用理解与引导并存的教育,孩子才会学到正确的情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