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唠叨
正在毁掉孩子的智力
那为何我家孩子会性情大变呢?后来我单独咨询专业儿童医生,医生问我:
“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打断孩子说话,或者打断孩子在做的某一件事?”
我回想过往,确实如此。
孩子写作业,我在旁边看着歪歪扭扭的字,就忍不住说两嘴;
看见他坐姿不端正,也会说两句;
他专心打游戏的时候,我更是频频打断;
每当孩子跟我说话,我总以为他要顶嘴,所以从不让他把话说完……
医生说:“您家孩子性格大变的原因就在这里。您很喜欢反复跟他讲道理,一开始他会听您的,但是您不断打断孩子的表达与活动,孩子慢慢会认为,您不信任他,觉得他一无是处,所以他会突然变得强硬,来‘反抗’您,展示他的力量。”
“另外孩子在幼年时期,是开发智力、培养专注力的绝佳时期,父母如果经常性的打断,这是会影响孩子智力与专注力发展的。”
原来我的一片好心,弄巧成拙。
孩子的成长,最忌讳的就是“唠叨不休”与“催促”。
脑科学家林成之就曾证实:
“快点”是培育聪明大脑与培养专注力的禁语。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就少跟孩子说“快点”,少唠叨。
因为0-12岁,是孩子大脑发展的关键期,大脑里各种活动十分频繁。
我们的催促,会让孩子的大脑收到干扰,慌乱之中,大脑只收到这样的指示:
“现在正在做的事,不要花太多时间去做,赶紧把它搞完才最重要。”
大脑收到指令后,就会仓促结束这件事,转而去做其他事情,孩子也就失去了专注于探索的机会。
凡事都被催促,孩子就会养成不动脑的习惯,大脑向上成长的空间窄了,智力的分化就出现了。
俗话说,做人,用两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辈子学会闭嘴,做父母又何尝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