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孩子被吼后为啥还要“妈妈抱抱我”,知道真相后,你也许不舍得了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袅袅妈在给袅袅辅导作业的时候,被气得一肚子火。这个时候小儿子又过来缠着妈妈讲故事,再加上一天的工作很辛苦,老公又不怎么管两个娃娃。让她怒火从心里来,忍不住对着小儿子一顿狂吼,甚至还给了袅袅两个巴掌。

她的这个举动把俩娃吓了一跳,同时哇哇大哭起来。而且,小儿子一边哭一边伸出双手要妈妈。看到俩娃这个样子,袅袅妈心里非常懊悔,她也明白是自己的不对。可是,自己却控制不住自己。

为什么立马向妈妈伸手呢?难道是他们不记仇吗?

每一个父母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你就是他的全世界,是他们唯一觉得可以依靠的人。

尤其是6岁之前,妈妈绝对是他们最信任和依赖的人,即便是上一秒,妈妈还揍他们,下一秒就想要躺在妈妈怀里求安慰。

孩子被妈妈呵斥时,内心是非常害怕的,害怕失去妈妈,大脑也是一片空白。面对满面狰狞的你,孩子的第一时间的反应,一定要抓住妈妈,确认妈妈还爱着自己。

孩子越长大,就离父母越远

在娃娃小的时候,一吼就会求抱抱,可是长大了以后,我们一吼他,他们就转身离开了。有时候甚至于几天都不和父母说一句话,就好像是在赌气一样。难道说是娃娃长大了,就不再喜欢父母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在孩子6岁之前,他们最在意的,就是跟妈妈的感情维系,父母就是他们的世界。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变得独立起来。有自己的朋友和小圈子,虽然他们还爱着你,不过他们的世界,不再是你一个人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如果父母还是采取简单粗暴地怒吼呵斥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就是把他们从你的世界推出去,而且是不知不觉的那种。

很多人进入青春期后,因为心理的改变,变得越来越不怎么和父母聊天沟通,到了后期,基本上不会说几句话。

可能主要原因就是,在幼年时,父母一次次的怒吼,最终把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推开,彼此之间的距离远了,直到再也看不到对方了。

我们都知道,怒吼,呵斥和打骂,等教育方式,效果并不好。更多的是,父母在宣泄自己的情绪罢了。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不满爆发出来,究其原因,就是孩子一次次的求抱抱

家长这样做,才不会影响他们的未来

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想说的是,任何时候,人都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

而且,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情绪失控时,大脑一片空白。如果失控情绪过于强烈,大脑思维难以恢复,会导致自控能力减弱,思维变得狭窄,处在失控的状态。

有些家长情绪失控只需要几秒,不过往往就是这几秒钟,可能就毁掉了你孩子的一生。

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做过一次臭名昭著的“小阿尔伯特实验”,用刚超过11个月的小艾伯特作为实验对象。在实验之前,华生让小艾伯特短暂接触了白鼠、兔子、猴子、狗以及一些其他物体,发现他对此均不感到恐惧。

之后在测试中,华生和搭档在小艾伯特身后用铁锤敲击悬挂的铁棒,发出特别大的声音,并且要求小艾伯特继续触摸白鼠等物品。这时候,小艾伯特吓得大哭起来,并表现得很恐惧。

几次反复配合刺激后,原来并不害怕白鼠的小艾伯特开始变得特别恐惧,并尝试离开,再用之前他并不害怕的兔子、猴子等进行测试(会有巨大声音配合),发现小艾伯特都非常恐惧。

这个实验想说明的是,恐惧情绪是可以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我们家长训斥孩子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害怕妈妈,但在吼叫、打骂声中,慢慢变得恐惧了。

其次,不将孩子当成情绪的垃圾桶。

很多的父母可能已经这样做了,他们往往会把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改成对孩子发脾气。把自己内心的不满和委屈,接着批评孩子,一股脑地发泄在孩子身上

不过反过来讲,你的问题,凭什么要让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承担呢

最后,正确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了错,他们的内心也是惶恐的,如果你只是怒吼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本达不到任何的效果。

最好的方式,是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让他们知道错在哪里,以及该如何去改正。

因为你只是发脾气是没有用的,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下一代成为像你一样的人,那叫复制,不是真正的教育。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孩子被吼后为啥还要“妈妈抱抱我”,知道真相后,你也许不舍得了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