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父母努力成长了,但孩子状态没变化,依旧厌学躺平在家!这个关键点一定要处理好:4个字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最近收到了一位初三孩子妈妈的求助,家长很不解:

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也放下了对孩子成绩的执念,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有好起来?

听到这些话我挺百感交集的,一方面痛心孩子的躺平摆烂,一方面感叹家长的不容易。

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

以为自己反思了教育方式,放下了期待,孩子就能好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大部分孩子无法返校的最大卡点不在于他懒惰、想逃避,而在于孩子想去上学,但做不到。

躺平休学孩子的心声是:我很无力。

就像是鸭妈妈带着溺过水的小鸭子游泳,小鸭子在岸边跃跃欲试但又心存恐惧,觉得自己做不到,心想:

我之前溺过水啊,万一这次游泳又被水呛到了怎么办?万一没成功,被其他小鸭子嘲笑怎么办?

我们这群“鸭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两步走:

破除过去“溺过水”的恐惧,扩大现在“想游泳”的渴望。

1.转换积极视角,引导孩子重新看待过去“溺过水”的创伤

庄子说,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内心的投射。

打个比方,小鸭子因为溺过水,于是只记得当时呛水的恐惧,并把这种恐惧放的无限大;

曾经在水面上欢快的游泳、和好朋友一起打闹的美好回忆全都忽略了。

孩子在学校并不是没有愉快经历,只是孩子在恐惧和痛苦的情绪当中,所以对曾经的美好回忆视而不见,只记得那些不好的地方。

我们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转换积极视角,去做一个复盘。

这里的转换视角并不是把黑的说成白的,而是我们承认过去受过创伤,但在其中也蕴含着积极的希望。

先和孩子共情,“妈妈知道学习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妈妈也累,不想上班。累了我们就休息下吧。”

再去找出积极点,“让我特别欣赏的是,哪怕没考好,但你一直没有放弃,在努力学习,这点特别重要。”

最后发现潜力点,“我发现你特别坚韧,一直都有再次尝试的勇气。现在只要你想,很快就可以重新振作起来。”

这就是给孩子植入一种积极思维,习得乐观。

事情没变,变的是“心境”,在任何事情中孩子都能看到积极点,自然也不会被困难所击倒。

2.放大孩子“想游泳”的渴望点,给予孩子再次尝试的勇气

孩子内心有两大渴望点:一是成就感,二是交友。

孩子很想回学校,但总是缺乏一点尝试的勇气,我们父母可以适时助推一把;

也就是放大孩子的渴望,让孩子亲身体会到“自己可以”、“自己能行”,那内心的无力感自然而然就消除了。

孩子想收获成就感,那我们就可以带孩子参与各种能让他收获自信心、成就感的活动;

孩子想交到朋友,那我们就可以为他寻找一个能够与同龄人交往的平台,让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地方再次尝试社交。

同时用语言鼓励孩子,告诉他“你一定可以”“你一定能行”,

孩子既拥有了能做到的能力,又具备了尝试的勇气;双重因素下,也就敢迈出步伐了。

像我们良习每天的活动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安排的满满当当,辩论赛、电影赏析、爬山、义卖等,让孩子收获成就感;

同时,我们都是一群有趣有爱的小伙伴,孩子能交到朋友,被理解和接纳,自然在不知不觉中就被赋能了。

因为我们是唤醒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的向往,所以来良习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心灵上的疗愈,最后走出躺平状态,走向复学。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父母努力成长了,但孩子状态没变化,依旧厌学躺平在家!这个关键点一定要处理好:4个字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