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和我家初三娃聊一聊: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厌学?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忙忙活活五天过去,周五又来了。

一上午有四节课,其中两个班本学期的课程内容今天全部讲完,接下来再带他们复习一周,就正式结课了。一想到下周一过,每周的工作量就会减掉八节课,真的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最近这一个月不断地通过各种方式提醒学生,期末考试已经很近了,可以开始复习了。但总有一些孩子依然处于混沌的状态,上课的时候不听课,做练习的时候敷衍了事,甚至偷偷玩手机,被发现了也不过是把屏幕切回课件,捂起脸不看你,不管你说啥都没反应。

作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龄、且教授心理学课程的老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依然感觉很无力。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太多了。不知道这些孩子曾经经历过什么,以至于现在对困难缺乏勇气,对学习丧失兴趣,对人生不知规划,对未来没有目标。

面对这样的孩子,仅凭教师有限的课堂接触,浮光掠影的助推,对他们的影响实在是微乎其微,根本无法触及他们的内心,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也无法帮助他们建立新认知,养成好习惯。

每当这样的感觉浮上心头,都会让我再一次认识到——教师是人不是神,我真的没有点石成金的妙手,能做到教化每一个学生。

教与学从来都是双向奔赴。作为教的一方,我倾尽全力,做完所有自己能做的。而作为学的那一方,如果学生不予配合,不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不主动负起责任,那么这一场合作就注定不会得到圆满的结局。

晚上和闺女外出放风的路上,和闺女聊起我的这些学生,聊起学习的主动性。

闺女说:“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学习呢?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真的可以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强、越来越厉害,这种感觉多好啊!

比如我最近参加学校的拓展学习,虽然过程中被虐得生无可恋,但咬牙撑过去,现在再看课内教师发的卷子、布置的作业,真的有降维打击的感觉呀,这种横扫一切、畅通无阻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我:“可能他们就是因为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缺乏这种成就感,所以才导致他们现在不爱学习吧。”

闺女:“那他们也得先付出努力,才可能获得这种成就感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呀。”

我:“没错,先坚持努力,才能赢得回报,这是你通过亲身实践证明了的道理,你真的很棒!

可能他们的问题就在于,失去了像你这样坚持努力的信心和勇气吧。

积极心理学有一个词叫‘习得性无助’,我感觉很符合他们现在的状态。

或许他们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也曾经努力过,但每一次努力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因而难以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也无法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也可能取得了一些小的进步,但没有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甚至可能因为进步比较少,没能达到家长的要求,反而会遭到批评和斥责,因而委屈愤怒。

但他们不敢怨家长,就只能转而痛恨学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自己的信心。

还有可能是他们以前的学习目的比较功利,不是为了享受学习本身的乐趣而学习,而是为了通过学习赢得其他学习以外的东西,比如金钱、物质,或者家长的面子。

一旦这些外在的奖励没了,或者他们长大后觉得不重要了,学习的动力就会消失殆尽。

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干涉得太多,包办代替的太多,因而让他们感觉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给父母学的。

并且在家长的过度干涉下,他们也会失去自我探索的机会,对自己的潜力和兴趣无从了解,自然也就没有了学习的长远目标。

没有目标的学习,内驱力注定不足,自然也就无法持久,一旦脱离父母的掌控,就很容易躺平摆烂。”

闺女:“没错没错,老妈你说的这些我也了解,我对照自己很有感触。

你和老爸很早就跟我说,让我去找我自己喜欢的专业,不用管它有没有用,也不需要考虑把它当作专业好不好找工作、或成为职业收入水平怎么样,只需要自己喜欢,享受学习它的过程就行。

然后我就发现,好多学科都很有意思啊,我在学习它们的时候就能专注于学的东西本身,不会三心二意,不用想考试会怎么样,学它有没有用,只当成一件好玩儿的事投入进去,玩得就挺开心。然后等考试了发现成绩居然也很好,真是一举两得呀。

还有,我从来不担心做错事或考不好,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做了什么,考了多少分,你们都不会责怪我,只会夸我、鼓励我、安慰我。

即使有批评也都是和风细雨的,这让我心里特别踏实,从来没有提心吊胆的时候,用你的话说就是少了很多‘内耗’,对吧老妈?”

我夸她:“哇,我闺女这举一反三的能力太强了!你说得真好!你有这样的感受,能因为享受学习本身而喜欢学习,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妈妈可太开心了!”

闺女夸回我:“老妈我随你,咱俩都是爱学习、也擅长学习的人!”

我:“没错没错,咱俩一直一起学习哈,等你上了大学,我还陪你一起学习,到时候我再顺便上个心理学的研究生啥的。”

闺女:“好啊,到时候咱俩一起考研!”

我:“好呀,然后等我退休以后再跟你一起读个博士出来,活到老咱就学到老,并且一直学习就一直不老。”

闺女:“老妈你这么一说,我怎么感觉像范进中举呀!”

我:“啊!我不会到时候也乐疯了吧?”

闺女:“哈哈,没有没有,我是在说年龄像啦!”

一场关于厌学的讨论,结束在娘俩的互捧和畅想中。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和我家初三娃聊一聊: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厌学?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