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共有八个单元。其中识字单元二个,阅读单元六个。新的教材在原来版本的基础上,略有改动,但整体变化不是太大。《猜字谜》是识字单元第三课。
《猜字谜》
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是中国文化中极具特色的内容,也是汉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现象。
本课两则谜语的谜底分别是“秋”和“青”,在猜谜的同时,我们借助谜面巩固了“青”字家族的汉字,了解了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01
从文本看:
掌握拼音、生字、组词

一类字(田字格中的字):
字、动、五、红、万、明;
二类字(双线格表上的字):
猜、边、凉、喜、欢、时、怕、攻、令、感、动、万、无;
▲一类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
▲二类字要求会读、会认。
偏旁:
冫:(两点水)冰、凉、净、冲、冷;多与冰和寒冷有关;
又:(又字旁)欢、观、对、双、变;多与手有关;
攵: (反文)散、牧、收、攻、放;多与击、打等手的动作有关;
注意区分:夂:(折文)夏、复、各、处、冬;多与脚动作、行为有关;
易写错字:
“无”是独体字。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横”,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注意“竖弯钩”的写法。组词可组成“无人”、“无心”等。
“红”是左右结构,左边是“绞丝旁”,右边是“工”。注意,“绞丝旁”第一笔和第二笔的衔接位置。
多音字:
绿:lǜ(绿色)
绿:lù (绿林好汉)
重:chóng(重新)
重:zhòng (重要)
反义词:
及时——拖延
尊重——轻视
纯净——浑浊
近义词:
相遇——遇见
及时——随时
尊重——尊敬
重点问题:
第一首字谜:一共4句话,字谜是一个字;
第二首字谜:一共四句话,每句话分别指向一个字,谜底也是一个字。
1. 第一则字谜的答案为什么是“秋”?
(“禾”+“火”=秋;“相遇起凉风”对应秋季特点。)
2. 第二则字谜中,“言”“心”“日”“水”组合是什么字?
(“青”字加不同偏旁:请、情、晴、清。)
核心思想:
汉字可通过部件组合表达意义,字谜是理解汉字文化的趣味方式。
02
课外拓展:
1. 字谜猜猜猜
1. 山上还有山。(出)
2. 十张口,一颗心。(思)
3. 一加一不等于二。(王)
4.出多一半。(岁)
5. 口里吃个大玉米。(国)
6. 有声有色(请)
7. 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困)
8. 牛走独木桥。(生)
9. 走在上面,坐在下面(土)
10. 天无它大,人有它大。(一)
11. 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晶)
12. 一只小手拔萝卜。(扑)
13. 呆头呆脑,能说会道(口)
14. 远看田里长青草,近看才知不是草。(苗)
15. 横山上面三根草(当)
2. 猜字谜有妙招
猜字谜的方法一般有拆字组合法、会意法、象形法等。
拆字提义法:一部分“拆字”,扣合谜底的字形,是谜面的主要部分;而另一部分则是“提义”,提示谜底的字义,用以辅助说明谜底。谜面涉及谜底的字形、字义。
如:一贯用心,习以为常。(惯)
解:一个“贯”字,再用上“心”(“忄”),便构成了“惯”字的形体。“习以为常”则提示“惯”字的意义。“一贯用心”是拆字部分,“习以为常”是提义部分。
会意法:是从意思上去分析,以谜面的含义扣合谜底字拆解后连贯成的意思,将谜底分拆成两字以上,按一定顺序连贯成文。
如:思想不集中(忿)
解:思想不集中,分心了。“分心”组成谜底“忿”。即把谜底“忿”拆为“分心”与谜面意思相呼应。
象形法:通过对文字形状的描绘、比拟,而使谜面谜底相扣的方法。
如:两只蚂蚁抬根棒,一只蚂蚁在棒上(六)
解:“六”字上下的三笔,想象为蚂蚁;中间一横,像一根棒。
3. 推荐阅读
绘本从甲骨文入手,通过108个甲骨文画和14幅由甲骨文画成的插图,带孩子走进丰富多彩汉字世界。为了让识字过程充满乐趣,书中还增加了丰富的拓展内容,比如汉字动画、作者讲解视频、手工游戏视频、汉字歌曲等等,内容形式特别丰富,读完让孩子爱上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