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家长的焦虑,可能在拔苗助长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不知不觉,小O也迈入了传说中小升初最为重要的“五下六上”的冲刺阶段。

一开始,我们没有觉得跟以前有什么不同。

小O依然没有什么特别的紧迫感,校内的第二课堂继续报了一大堆玩的项目:

什么无人机、足球、乒乓球、桥牌啊……还有就是坚持了几年的“小记者”继续在周末上,终于升到最高级的班型了。

如果说,玩的项目和课外班属于“素质教育”的话,小O还是相当“素质”的。

不过,似乎身边的同学终于开始默默地行动:

有些同学放学后行色匆匆,赶去上学科培训;

有些同学早上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掏出数学习题书,问老师、问小O;

还有就是校内面向高年级的“桥牌班”由于报名人数太少,直接取消了……

听着小O跟我讲述这些情况,我也旁敲侧击地试探:

“是不是我们也应该买两本教辅书、习题书,适当补充一下?”

小O同意了,给我列了几本(估计早就想好了):

《数学女孩的秘密笔记(微分篇)》、《数学女孩的秘密笔记(积分篇)》、数学女孩的秘密笔记(三角函数篇)》、《程序员的数学》、《数学史》、《九章算术》。

什么?

孩子你管这叫教辅书、习题书???

看着周围的人都在努力,我多少也是有点紧迫的。我实在没办法,直接丢给O爸处理。

最后在O爸的协调之下,勉强给娃买了两本他指定的:

然后我还夹带私货,私下加了一本《教材全解》。

小O现在大多数的读物,基本是属于那种:

短期内无法转化为分数和解题能力的。

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在当前竞争白热化的大环境中,竞赛生都是攥着劲一口气往前冲,就算不能像邓乐言大神那样小学参加高中比赛并拿到大奖,最好也起码要在小学阶段把初联的内容先消灭了。

像小O这种没报机构、悠哉悠哉地瞎读闲书、每天打游戏(FIFA)的代价就是——在高难度比赛中解题能力上就比不上天天练、最顶尖的那小群孩子。

O爸不断地主动协调(和稀泥),总是允许小O读那些似乎永远都不能转化为分数的读物,也耐着性子听娃天马行空的讲课。

反正老小两代竞赛生之间,应该可以互相交流和妥协吧。

为了缓解我的焦虑,O爸硬塞给我一本《马斯克传》,让我好好进修学习。

每当我在焦虑,O爸都反复在提醒:

“家长的焦虑,可能在拔苗助长。”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家长的焦虑,可能在拔苗助长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