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两个核心问题的落地(第二个核心问题)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第二个核心问题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如何把这个语文要素在教学中落地。本单元的课文不是很好的例子,感觉所选课文更是紧靠人文主题来编排的,因此对孩子们关于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来写一个段落不是很清晰。第一篇课文是诗歌根本就没有自然段。第二篇纸的发明,更是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关键句,孩子们还是不会归纳。第三篇赵州桥还好点,有中心句和过渡句,让孩子比较直观去感知。而第四篇清明上河图,感觉没有明显的中心句时,孩子是模糊不定的。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点。

一、语文要素的内涵

段落意识:让学生明白段落是由若干句子组成的,这些句子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单元。(这里涉及到的段,广义上应该是意义段,而不是自然段,当然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是不够明白的,所以我们可以更生动简洁地区讲析这一块,)

逻辑关系: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总分关系等。

写作方法:学习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选择和组织材料,使段落内容清晰、连贯。

语言表达:学会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中心意思,避免内容松散或偏离主题。

二、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因为课文不是很好的抓手,我们还要另外设计一个课时,来扎实落实这个语文要素)

第一步:感知段落结构

1.通过朗读、找中心句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段落是如何围绕一个意思写的。(若是没有中心句,关键句的,这是一个难点比如《纸的发明》我们可以尝试为其造一个中心句。)

2.用直观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段落与中心意思的关系

比喻法:告诉学生,段落就像一棵树,中心意思是“树干”,其他句子是“树枝”和“树叶”,树枝和树叶都是围绕树干生长的。

例如:在《赵州桥》中,“赵州桥非常雄伟”是树干,后面的句子(桥的长度、宽度、结构等)就是树枝和树叶。

图画法:

用思维导图或气泡图展示段落结构。中心意思写在中间,其他句子围绕中心展开,用线条连接。

例如:在《荷花》中,中心意思是“荷花的美丽”,周围的气泡可以写“荷叶的样子”“荷花的花瓣”“小莲蓬”等。

第二步:分析段落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理解段落的逻辑顺序。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常见的写法有以下几种:

1. 总分式

特点:先总述中心意思,再用具体的句子展开说明或描写。

示例:《赵州桥》中的一段: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2. 分总式

特点:先分述具体内容,最后总结中心意思。

示例:《荷花》中的一段: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3. 并列式

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角度进行并列描写。

示例:《燕子》中的一段: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4. 因果式

特点:先写原因,再写结果,或者先写结果,再写原因。

示例:《蜜蜂》中的一段: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5. 时间顺序式

特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叙述事件或描写过程。

示例:《小虾》中的一段:

“小虾吃东西的时候非常小心,总是先用钳子轻轻碰一下食物,然后迅速后退,接着再碰一下,又后退,直到觉得没有危险了,才用两个钳子捧着食物吃起来。”

6. 空间顺序式

特点:按照空间位置的变化进行描写。

示例:《颐和园》中的一段: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

第三步:仿写段落

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段落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段话。

可以递进式进行:

1.段落拼图:将一个段落打乱顺序,让学生重新排列,恢复段落的逻辑顺序。例如:将《小虾》中描写小虾吃食的句子打乱,让学生按时间顺序排列。

2.段落填空:

给出一个段落的中心句和部分内容,让学生补充其他句子。例如:给出“春天的公园真美啊!”,让学生补充描写花草、树木、小动物的句子。

3.段落仿写:

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段落结构,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一段话。

例如:仿照《燕子》的写法,写一段话描写小狗的外形。

第四步:总结拓展 独立创作

总结段落写作的方法,布置课后作业(如描写“我的家乡”)。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两个核心问题的落地(第二个核心问题)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