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这篇课文难理解的词语就是“疑是”,我们联系学过的古诗《古朗月行》中的“又疑瑶台镜”,知道了“疑是”就是“好像是”的意思,然后我让孩子们用“疑是”说比喻句。
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另一事物的修辞手法。
注意:是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
除了“疑是”,比喻词还有很多
用这个词语练笔,因为孩子们平时积累太少,能想到的比喻句很少,自己说的又不太恰当,孩子们只能说到我们学过的几个。
用“疑是”说比喻句。
太阳光疑是金子。
妹妹的脸蛋,疑是红红的苹果。
河边的芦花,疑是白白的雪花。
弯弯的月儿,疑是弯弯的香蕉。
大大的太阳,疑是大火球。
圆圆的月亮,疑是大月饼。
白白的云朵,疑是软软的棉花糖。
圆圆的露珠,疑是晶莹的珍珠。
圆圆的皮球,疑是小西瓜。
我们又用“举头……低头……”说了句子,很有趣。
举头望红日,低头看裤裆。
举头望明月,低头看大地。
举头看老师,低头写作业。
举头看妈妈,低头零食藏。
举头望月亮,低头想家人。
举头望天空,低头好伤心。
举头看老师,低头赶紧溜。
举头看蓝天,低头看草地。
举头看太阳,低头看小花。
举头看前方,低头看牛羊。
举头看黑板,低头看书本。
举头看月亮,低头写作业。
举头看月亮,低头想朋友。
举头看星星,低头看绿草。
举头看小鸟,低头看大地。
举头看黑板,低头写好字。
举头看国旗,低头看脚尖。
举头看屏幕,低头读好书。
举头看太阳,低头看小草。
举头看黑板,低头写句子。
举头看白云,低头看黑土。
举头看月亮,低头看地板。
举头看小鸟,低头看大海。
举头看天空,低头看大地。
举头望前方,低头看脚尖。
举头望岸边,低头捡螺丝。
举头看光芒四射的太阳,低头看绿油油的草地。
举头看老师,低头玩玩具。
举头望妈妈,低头玩游戏。
比喻句积累:
孩子知道的比喻句太少了,我收集了一些简单好记的比喻句。有时间可听一听,读一读。
要学会写喻句,先从积累开始,多读多悟,相信孩子以后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比喻句。
天边的晚霞,有的像山峰,有的像奔马,有的像狮子,形态各异,好看极了。
春天的柳树像仙女一样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
雪花把大地都染白了,世界仿佛是一个白色的童话世界。
喷泉里喷出的水珠像仙女散花一样美丽,又像火树银花般灿烂。
春天,小草从土里探出小脑袋,仿佛给大地穿上了一件绿衣裳。
秋天的稻田,仿佛金色的海洋。
秋天,梨子像小葫芦一样挂在树上。
秋天,树叶纷纷落下,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茂密的竹林,就像一片汪洋的竹海。
秋天像一幅金色的图画,到处是丰收的景象。
秋天,菊花盛开,各种菊花就像身穿裙子的美丽少女。
一轮明月好像一个圆圆的大玉盘。
细细的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
茫茫的草原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地毯。
圆圆的池塘好像一面大镜子。
弟弟的脸蛋像苹果一样,又圆又红。
天上的白云像羊群一样东游西荡。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似的高高地挂在天空。
大象的耳朵好像两把大大的蒲扇。
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字典好像一个不开口的老师。
长长的柳条,像小姑娘的辫子。
春天像小姑娘,她笑起来像春风一样温暖。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湖水像一面镜子一样清澈。
天边的晚霞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像一个画家,画出一幅幅美丽、充满生机的图画。
潺潺的流水像一首优美的小诗。
森林的鸟鸣声像一首动听的乐曲。
飘落的树叶像金色的雨滴。
连绵的山峰,像一个个沉睡的巨人,躺在大地之间。
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一群群洁白的蝴蝶。
树上的柿子像一个个火红的灯笼。
小朋友的笑脸像春天盛开的花朵。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阳光像金子,照耀着大地。
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心中温暖。
荷叶像一把把绿色的小伞。
小柏树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像辛勤的园丁。
一座座立交桥就像一道道彩虹。
冰雹像一颗颗子弹一样落下来。
白云像羊群一样跑来跑去。
雨下得很大,像断了线的珠子。
雪挂在树上,像一朵朵大白花。
树上的露珠像一滴滴晶莹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