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比了费曼学习法、番茄学习法和西蒙学习法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之间的优缺点,让处于不同基础、不同状态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1、费曼学习法:以教促学的智慧
费曼学习法由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发明,这一方法的核心概念是以教促学,通过向他人讲解知识,来确认自己是否真正弄懂了这件事,进而加深自己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深度 。
比如,加拿大的斯科特・H・杨就曾使用费曼学习法,仅用一年时间就自学完成了 MIT 公开课上的 33 门计算机科学课程,正常情况下这些课程需要四年才能修完,而他最终还通过了所有考试,这一案例充分展现了费曼学习法的强大效力。
费曼学习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选择目标,确定你想要学习的具体内容,它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项技能或者一个概念,不限于文科还是理科。假设你要学习历史事件 “赤壁之战”,这就是你选定的目标。
第二步是教学,创造一个教学场景,将你学到的关于 “赤壁之战” 的知识讲授给 “别人”,这个 “别人” 可以是同学、家人,甚至是假想的听众。在讲解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战争的某些细节说不清楚,比如火攻的具体实施步骤,这就表明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第三步是纠错学习,针对第二步中出现的问题,重新查阅资料、深入学习,强化记忆,直到能够顺利地讲解相关知识。比如孩子通过查阅更多的历史资料,了解到火攻是先在船上装满易燃物,再借助东南风点火冲向曹军战船等细节,完善自己对赤壁之战的讲解。
第四步是简化,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提炼,去掉不必要的信息,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甚至要简化到能让一个对历史不太了解的人也能轻松听懂,此时就意味着孩子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这种学习方法具有诸多优点。它能显著提升理解深度,在向他人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不得不深入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更透彻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学习物理的电磁感应原理时,当孩子尝试给别人讲清楚这个原理,就需要把电磁感应的条件、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等知识完全吃透,进而加深对电磁感应原理的理解。
费曼学习法还能有效锻炼表达能力,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语言,本身就是对表达能力的一种挑战和提升。而且,因为理解透彻,孩子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自如地调动所学知识,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当然,费曼学习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对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如果孩子对某个领域完全陌生,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背景信息,那么使用费曼学习法时可能会觉得很困难。
比如,一个从未接触过微积分知识的人,想要直接使用费曼学习法来学习高等数学中的多元函数微积分,就会因为基础知识的缺失而难以开展。
同时,它较为耗时耗力,整个学习过程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阅读、思考、讲解、纠错和回顾。此外,如果学习者不擅长沟通表达,或者找不到合适的讲解对象,也会影响学习效果。
2、番茄学习法:时间管理的魔法
番茄学习法是一种时间管理方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创立。
该方法将学习或工作时间划分为多个 25 分钟的工作时段,每个时段被称为一个 “番茄时间”,在每个番茄时间内,人们需要专注于一项任务,中途不能被其他事情打断。
完成一个番茄时间后,休息 5 分钟,每完成四个番茄时间后,进行一次 15 – 30 分钟的较长时间休息 。
比如,孩子在准备考试时,可以用番茄学习法,先专注 25 分钟背诵相关知识点,休息 5 分钟后,再进行下一个 25 分钟的学习时段,如此循环,直到完成当天的学习计划。
番茄学习法的原理基于人的注意力特点和大脑的工作节奏。人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持续集中,而 25 分钟的工作时段既能让大脑保持较高的专注度,又不至于过度疲劳。
每次休息能让大脑得到放松,恢复精力,为下一个工作时段做好准备,从而提高效率。完成一个番茄时间的小目标,能给人带来成就感,激励人们继续学习,减少拖延心理。
番茄学习法具有不少优点。它能显著提高专注度,通过将时间划分为固定的时段,让孩子在每个时段内全身心投入学习,减少外界干扰,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这种方法还能培养时间管理能力,帮助孩子合理分配时间,增强对时间的感知和掌控能力。在准备期中期末考试时,孩子可以利用番茄学习法,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提高备考效率。
不过,番茄学习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情况。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连续思考和深入研究的任务,频繁的休息可能会打断思路,影响工作的连贯性和效率。
比如,在思考一篇作文时,需要持续的考虑整体布局和每段内容的构思中,频繁的休息可能会影响其完整性和整体的连贯性。
另外,番茄学习法要求孩子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和时间观念,如果无法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很容易导致学习计划的执行中断和后续新的学习任务的进行,影响学习效果。
3、西蒙学习法:锥形突破的力量
西蒙学习法,又称锥形学习法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该学习法的核心观点是,对于一个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只要肯下功夫,在 6 个月内就可以掌握任何一门学问。
这一理论的依据是,实验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 1 分钟到 1 分半钟可以记忆一个信息,心理学将这样一个信息称为 “块”,估算每一门学问所包含的信息量大约是 5 万块,若 1 分钟能记忆 1 “块”,那么 5 万块大约需要 1000 个小时,以每星期学习 40 小时计算,掌握一门学问大约需要 6 个月。
西蒙学习法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首先是选择学习领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方向,比如确定要学习编程、绘画还是历史等。
然后设定学习目标,将学习目标具体化、明确化,比如学习编程的目标可以是在三个月内掌握 Python 语言的基础语法,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数据分析项目。
接下来是拆分学习内容,将复杂的学习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分成若干个小块,逐个攻克,比如将 Python 语言的学习拆分为数据类型、控制语句、函数、模块等小部分,逐一学习。
最后是集中精力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度,避免分心,持续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例如,每天安排固定的 4 – 6 小时,专注学习编程知识,进行代码练习 。
西蒙学习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它能帮助孩子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知识,通过集中精力和时间,对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避免了传统学习中知识的碎片化和学习的间断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这种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果,从而增强学习的动力和自信心。
当孩子按照西蒙学习法,逐步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最终掌握一门学问时,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激励自己继续学习。
然而,西蒙学习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果学习内容过于宽泛、复杂,难以准确地拆分和量化,那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比如,学习道法这门学科,其知识体系庞大且抽象,难以简单地拆分成具体的小块进行学习。
而且,西蒙学习法要求孩子在一段时间内高度专注,持续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需要孩子具备较强的自律能力和坚持学习的毅力。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和持续学习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容易出现疲劳、厌倦等情绪,导致学习计划中断。
经过简单的对比,费曼学习法、番茄学习法和西蒙学习法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的学习场景和不同的学习阶段。
从适用场景来看,费曼学习法适合在深入理解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以及需要将知识传授给他人时使用;番茄学习法更适用于那些需要高效利用时间、提高专注力,对学习任务进行阶段性管理的场景;西蒙学习法则在需要快速掌握一门新学问或技能,且能够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学习的情况下效果显著。
从学习效果的角度来看,费曼学习法能让孩子对知识的理解达到较高的深度,使知识掌握得更为牢固;番茄学习法侧重于提高学习效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学习任务;西蒙学习法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尤其是快速获得一门优势学科方面表现突出。
在时间管理上,番茄学习法通过严格的时间划分,帮助孩子合理规划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西蒙学习法虽然需要集中投入大量时间,但它对时间的利用是集中且高效的;而费曼学习法在时间安排上相对灵活,但整体耗时可能较长。
注意力要求方面,番茄学习法和西蒙学习法都要求孩子在学习时段内保持高度专注,番茄学习法通过短时间的高强度专注来实现,西蒙学习法则依靠长时间的持续专注;费曼学习法对注意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深入思考和知识整合的过程中,在讲解环节还需要一定的沟通注意力。
孩子应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如果是在准备考试,需要系统地复习知识点,那么可以使用费曼学习法来深入理解知识,同时结合番茄学习法来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提高效率;如果想要在课外时间快速掌握一门优势学科,西蒙学习法可能更合适,通过集中精力和时间,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这三种学习法并非相互排斥,孩子还可以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和任务,灵活地将它们结合使用,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预期 。
实际上,在我的书里,每个学习阶段都有借助于以上三种学习方法进行的学习安排建议和实际操作,有需要的家长可以买我的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