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
“人的一生,关键处只有几步;而孩子的成长,关键处只有几人。”
一名小男孩,上学时被老师认为顽劣不堪,是母亲保护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就是发明大王“爱迪生”。
一名男人,本来普通平凡,却因认识一家人,接触了互联网,很大程度改变了中国的商业模式,他就是马云。
许多故事都表明:“贵人”确实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影响孩子的贵人都有谁呢?如何帮助孩子遇到“贵人”呢?
(网图)
积极乐观的父母
莫言曾在《母亲》表示:童年时家境贫寒,但母亲始终支持他,哪怕卖首饰换钱也要支持他读书。
《哪吒》导演饺子,大学毕业后曾有3年在家啃老,是母亲用微薄的工资支持他追求心中梦想。
为什么这2位母亲,即使条件不好,也愿意支持孩子呢?
我想这就是因为她们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在著作《终身成长》把人的思维模式分为:成长型和固定型。
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认为困难可以克服,孩子的不足可以改善或利用,于是更加包容,亲子关系更和谐,教育方式也更具有建设性。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父母:认为能力固定不变,困难不可克服,孩子的不足是很大的缺点,于是焦虑、严苛,亲子关系容易紧张,教育方式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中,父母怎么办?
一个黄金心法是:遇到困难,先用积极的语言重新定义“问题”,心态就会积极起来。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起点,那第二种贵人就是帮他们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莫言,网图)
点燃兴趣、理解孩子的老师
我曾有一名学生,仅仅因为喜欢生物课老师,就立志大学要读生物专业。自从立下这个志愿,就痛改前非,一改曾经躺平摆烂的状态,发奋图强。
生活中,我还听说不少带有偏见、耐心不足,甚至缺乏师德的老师,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伤害,甚至生命悲剧。
自小学起,孩子待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还多。老师可能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法选择老师,却可以积极帮助孩子遇到“好老师”:
1.经常积极、主动家校沟通
许多家长可能是担心唐突老师,家校沟通都略显被动。其实绝大多数老师都很欢迎家长跟自己交流学生的在家学习情况,所以家长大可主动些。当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时间,频率不要太高。
2.如遇争议,私下真诚交流
如孩子对老师不满,当着孩子面要支持老师,不要流露对老师的消极看法。因为父母对老师的态度,会对孩子形成暗示,影响他的师生关系。
3.鼓励孩子多主动与老师交流
鼓励孩子积极与老师交流,帮助老师更多了解孩子,教育方式也将更加有效。
理解、支持自己的挚友
随着孩子上小学,同龄人影响逐渐增大。
孩子若有几位挚友,不仅能减少被校园霸凌的可能性,还能给孩子巨大的情感力量。
看《甄嬛传》时,我常常感动于甄嬛和眉姐姐的姐妹情谊,尤其是眉姐姐看到甄嬛因流产而意志消沉,特意把她带到冷宫,警醒她、鞭策她。
家庭教育中,父母怎么教导孩子交到好朋友?
1.教给孩子建立、维护友谊的方法
积极认识朋友,要有利他心,经常创造条件增进孩子与好朋友的交往,如一起玩、给好朋友送生日小礼物等。
2.了解、关注孩子的朋友,避免“毒友谊”
不以功利心要求孩子只结交“成绩好、家世好”的朋友,孩子的交往需要多样化;但要避免三观不正、家庭环境复杂的朋友。
3.教给孩子不惧冲突、增进孩子判断力
告诉孩子冲突十分正常,玩不到一起不用讨好任何人,做好自己就能吸引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真朋友就像拐杖,是前行路上巨大的支持。
愿意追随的榜样
榜样既可以是书本中的伟人,名人;也可以是邻居小姐姐,亲戚家的小哥哥。
榜样是召唤、是鞭策、是已实现的梦想。
孩子一旦有了某个榜样,就能迸发出巨大的动机——“想要成为XX那样的人”。
家庭教育中,如何给孩子找适宜的榜样?
1.榜样是多样的。
可以是职业榜样、学习榜样、生活榜样等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2.引导孩子多读名人、伟人传记。
3.经常和孩子谈论他的榜样——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等等。
4.研究表明,跟让境况最相似的榜样,召唤力量最大。就像你我看到那些跟自己境况相似的普通人,竟能逆袭,就会感到“自己也可以”一样。
写在最后
或许我们都曾是别人生命中的”隐形贵人”,一句鼓励、一次援手,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轨迹。
教育的本质,是一场爱的传递。
愿每个孩子都能遇见生命中的光,更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别人的那束光。
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