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和队友独立在海外带三娃的日常,有不少朋友就会感叹:“你们家三个孩子怎么都这么乖,怎么都这么好带?”
我每次都半开玩笑地跟他们说,可能是因为我和我们家队友比较“凶”吧。
这话还真没说错,在我们家里,我和队友对孩子有绝对的权威;三个孩子对我们很信任的同时,也包含着几分敬重和敬畏。
我和队友都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定要有一个“怕”的东西。
这种“怕”,不是恐惧,而是敬畏。
如果孩子天不怕地不怕,他们长大之后更无人能管住他们,这是非常危险的。
孩子需要有敬畏的心,学会敬畏规则,敬畏长辈、老师,敬畏自然,敬畏知识,保持一颗谦卑受教的心,才能让他们成长得更好。
1
没有敬畏,难以学会规则
在很多家庭里,孩子都是中心,受到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他们可以说是众星捧月的存在。
这好像很符合现在主流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受到万般宠爱,这才是合格的父母。
孩子就像家里的小皇帝一样,家长生怕对他们照顾不周,总担心给予他们的不够多;反观孩子,他们却没有任何需要害怕的事。
如今的家长都对孩子宠爱有加,乍一看觉得这个孩子真的很幸福;但是孩子若没有任何怕的人,就意味着没有任何人可以约束他。
或许很多家长会疑问,为什么我们要约束孩子呢?
“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孩子的心被愚昧遮盖住,他们没有长远的目光,缺乏自控能力,只想享受眼前短暂的快乐…
所以他们是需要被管教的,唯有管教的杖才可以让他们摆脱幼稚和愚昧,让他们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人。
若是没有敬畏的心,他们就永远学不会规则。
小时候,孩子或许只是闯闯红灯,抄抄作业,把零食当饭吃,长时间看手机,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想收拾玩具也没关系…
但是当他们长大之后呢?他们可能会无视规则,或许那个时候就会做一些不法的事情,或者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反而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敬畏规则,不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而是让他们学会自律和自我约束。
一个敬畏规则的孩子,会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
2
没有敬畏,难以学会谦卑
如今我们养育孩子,总是强调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敢于突破权威,勇于挑战。
但是很多家庭都忘了一点,若失去敬畏之心的平衡,自信很容易演变成傲慢,让孩子陷入“唯我独尊”的误区。
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会觉得全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他们很容易陷入“我最厉害,我什么都懂”的错觉。
这样的孩子去到学校,对老师的教导不屑一顾,根本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觉得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老师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在家里也会觉得大人的想法早已过时,所以对家长的劝说和建议是丝毫听不进去。
他们习惯性地否定他人的意见,把固执当作个性,将叛逆视为独立。
这种态度看似是一种自信,实则阻碍了他们的成长,让孩子失去了倾听与反思的能力。
我们需要培养孩子有一颗谦卑受教的心。
谦卑并不代表自卑,而是对自身局限的一种清醒认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正是这种对知识的敬畏,让真正的智慧得以生长。
这个世界是很大的,我们人其实非常渺小。
只有敬畏之心才能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他们尚未了解的事物,还有很多比他们更有智慧、更有经验的人,他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地方。
当孩子学会用敬畏的眼光看待世界时,他们就会懂得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尊重每一位传授知识的人,在自信与谦逊之间找到平衡。
3
没有敬畏,难以学会尊重
人与人之间相处,彼此尊重是一切关系的基石,而尊重的前提是敬畏。
一个孩子若对什么都不在乎,对谁都不存敬畏,那么他也很难真正学会尊重他人。
在很多家庭相处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孩子对父母大呼小叫,
对爷爷奶奶随意顶撞,
对老师的管教嗤之以鼻。
这些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因为孩子缺乏敬畏之心。
他们不觉得父母、长辈或老师的权威值得尊重,也不认为自己的言行需要约束。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将这种无礼视为“个性张扬”,甚至暗自得意于孩子的“大胆直言”,同时暗暗窃喜亲子关系和睦且平等。
殊不知,这样的纵容却害了孩子。
在我们家,我和队友所定的家规之一,就是孩子对我们必须有尊重。
这不是为了彰显父母的权威,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建立基本的人际边界。
例如,我们要求孩子:
见到父母要主动打招呼,
没有经过允许不能进我们房间,
大人在讲话时不能无故插嘴。
这些看似简单的规矩,实际上是在教导孩子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分寸感。
当孩子学会在家庭中遵守这些基本礼仪时,他们自然会把这种尊重延伸到其他关系中。
尊重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发自内心的认同。
一个心怀敬畏的孩子,会尊重父母的辛劳;
会尊重老师的付出,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会尊重朋友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
甚至会对陌生人的权利保持尊重,在公共场合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会孩子尊重别人,也是在教会他们赢得别人的尊重,因为唯有懂得尊重的人,才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
4
写在最后
真正的爱,不是纵容,而是引导;不是讨好,而是管教。
帮助孩子建立敬畏的心,其实是在为他们铺设一条更稳健、更光明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