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从小幸福感强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样的父母,跟有钱没钱无关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说到孩子,做父母最大的愿望无非是希望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那是他们奔赴山海的勇气。

那父母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幸福感呢?

曾仕强老师曾说:“那些幸福感强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样的父母,跟有钱没钱无关。”

这些父母只做下面这4件事:

1、替他做些什么

2、教他做些什么

3、陪他做些什么

4、让他做些什么

而现实中,很多父母往往没有把握好度,不该替孩子做的,都替他做了;不该讲道理的时候,不停地讲道理;

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却是心在曹营身在汉;孩子想要做一件事,父母非要阻拦着不让他去做。

那些成年后幸福感强的人,背后往往有着这样的父母。

他们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无条件给孩子兜底,陪伴孩子探索兴趣,支持孩子的每一个梦想,还能与孩子共成长,双向奔赴。

快来看看你是不是下面这3种父母?

01

无条件支持与兜底

得到CEO脱不花17岁时,不想上大学,自己偷偷地办理了退学。

家里人知道后,所有的亲戚都反对,尤其是爸爸和奶奶,80岁高龄的奶奶甚至还给她写了一封绝交信。

信里有句话,让她至今记忆犹新:“从今天起,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全家只有妈妈支持她,还鼓励她说:“没事,不上就不上,李嘉诚、比尔盖茨不是也没上过大学嘛,不也一样很成功吗?”

母亲在安全感方面给予她无条件的支持和兜底,让她切实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被允许、被接纳的孩子。

这样的兜底,让脱不花在困境中挺了过来,更给了脱不花一生的底气,是她一生的安全感来源。

在电影《哪吒2》中,李靖夫妇对哪吒无条件的爱,也是哪吒的坚强后盾。

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这种爱不会因为哪吒的“魔丸”身份而有所折扣,反而更加坚定和深沉。

在电影中,哪吒天生顽劣,凶性刻在骨髓里,然而李靖夫妇从未因此放弃过他。

即使浑身变成刺猬,也依然会被妈妈紧紧抱在怀里。

穿心咒触发之后,无量仙翁给了哪吒又一次救父母的机会,只要他牺牲自己,父母就可以得救。

但这一次李靖夫妇反过来保护了哪吒——殷夫人阻止了哪吒牺牲,选择自己面对危机。

他们始终坚信,哪吒有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只要给予足够的爱和支持,他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成为真正的英雄。

这样的爱,也让哪吒在面对世人的误解和排斥时,从未感到孤单和无助。

他说:“我偏要踏出自己的路!”因为他知道,在他的身后,有父母坚定的目光和无条件的支持。

这种爱,成为了哪吒最坚强的后盾,让他能够在逆境中勇往直前。

脱不花说:“父母的兜底、托底靠的不是金钱,而是心理资本。”

要成为一个能为孩子兜底的父母,这里的“兜底”,不是只给孩子留多少财富,赚多少钱,而是给孩子一辈子的安全感。

02

陪伴孩子探索兴趣,

支持孩子的每一个梦想

前段时间因为《哪吒2》又一次爆火的饺子导演,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很多人都说他的画很有灵气。

出生于医生世家的饺子,刚开始遵从父母的意愿,去读了药学专业。

但后来他发现,那些晦涩的医学知识,并不是他喜欢和擅长的,更不是他的梦想。

经历了一番挣扎,他最后选择了弃医从画,自学自动化软件。

毕业后工作了一年,他就辞职在家创作动画,开始依靠母亲每个月10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活,为他的梦想续命。

但他的母亲,从未抱怨过饺子,而是选择默默支持他整整3年零8个月。

最终,饺子终于创作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作品《打,打个大西瓜》,获奖无数。

饺子导演的妈妈,正如电影中的殷夫人一样,陪伴孩子探索兴趣,支持孩子的每一个梦想。

李希贵校长曾说“孩子的每一个梦想,哪怕是妄想、空想,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的每个梦想都能陪他走一段路。”

孩子今天想干这个,明天想干那个,都是正常的。

每一个梦想,哪怕是不着边际的空想,都能陪他走一段路,你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走这一段路。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实现梦想的动力。

每个梦想都能陪孩子走一段,这才是父母给孩子最富足的底气。

03

与孩子共同成长,

双向奔赴

重庆有一位妈妈,为了让儿子突破遗传基因限制,6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陪伴着13岁的儿子跑步,一起锻炼身体。

最终儿子茁壮成长,身高远超医生预期,妈妈也收获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妈妈的陪伴不仅是指导孩子如何跑步,更是一场对生活态度的坚守。

北大教授赵冬梅,也是一个支持孩子的每一个梦想,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母亲。

在儿子辍学后,她选择接纳儿子的一切,还鼓励儿子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母亲的支持下,儿子尝试探索很多兴趣爱好,他学过编程、服装设计,还学会了改车、修车。

正是母亲给了儿子兜底的勇气,允许儿子在辍学后捣鼓各种兴趣爱好,让儿子成为了一名剧组的摄影师,未来拥有无限可能。

养育孩子的同时,也把自己重新养了一遍。

正如赵冬梅在采访时说的一样:“我从来没觉得北大教授的孩子辍学这件事丢人,我反而觉得儿子是上天赐给我的一个老师,是我成长的一个教练。”

成长道路上,父母与孩子,亦师亦友,共同成长,双向奔赴。

04

写在最后

《奇葩说》辩手陈铭说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事情就是,给他一方花园,给他养料和空间。你自由开放,你枝繁叶茂,你一枝独秀,你孤芳自赏,我都会为你鼓掌。”

深以为然。

无论怎样,我都全然接纳你的一切,这是孩子幸福感的来源。

孩子感到幸福的背后,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兜底,是那种我爱你,无论你是怎样的性格,脾气,仅仅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无他。

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兜底、陪伴孩子的每一段梦想和与孩子共成长,一起面对困难的勇气,就是一个孩子拥有幸福感的关键。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庇护下,怀揣着拥有幸福的勇气,奔赴山海~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从小幸福感强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这样的父母,跟有钱没钱无关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