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们,
今天下班的时候独自在办公室批改试卷,刚好爱徒筱儿进来问题目,这让我略躁的心情很愉悦,毕竟谁不喜欢自己一手带出来的班级数学第一呢。讲完题目就聊会天,
“老师你怎么只有两只笔?”
“是啊,一只黑色,一只红色。”
“嘿嘿,我也是,笔太多了还会有选择困难症……”
等筱儿走了我才回过神来,咀嚼刚刚的对话,突然一句话像闪电一样从脑海闪过——差生文具多,然后就有了这篇文章。
学生成绩多是因为文具多吗?这里面有一定关联性,不是很好分析,但是爱徒的学习思维绝对值得借鉴一二。
文具少的背后是什么意义呢,孩子有着超绝的熵低处理模式。熵低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熵低是系统低混乱或有序的状态。
一场考试下来最珍贵的收获是什么?答案是错题和自己解题思路出现卡顿的地方。现在孩子普遍压力大,我不敢压的太紧,我在班级提倡错题集也有两种模式,没时间的同学把试卷整理好夹在一起,方便复习;有心的同学要注意,把自己考试的时候觉得模棱两可的地方巩固一下,理解错误的地方记下来,然后试卷可以扔了。
目前只有爱徒一个人做到了,所以成绩从年级29突破到年级第一。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战争是怎么打的,火力不足所以才需要穿插突袭,局部突破;火力充足就可以全覆盖,不留死角。类比到学习上就是时间分配的问题,时间不够,一定把时间花到刀刃上,解决自己不会/不理解/困惑的地方才是最优解。
现在中考逼近,很多家长着急咨询我怎么短时间提高成绩,其实就是解决自己的短板,哪个章节有缺陷就去死磕哪个章节,不要再花大把时间整张试卷去做了,意义不是很大,一定是找自己的弱点去强化训练,彻底解决隐患。
平时在课堂应该怎么做?核心重点标1,次要重点标2,把学习或考试中碰到的且与先前学过的知识点有关联的地方记下来。
1.孩子不知道哪些是重点怎么办?没关系,这些基本的辅导资料上面都有的。
2.这样做有什么效果?这样可以让孩子复习的时候,回顾重点只需要5-10分钟,而不是用荧光笔把句子全部涂上,然后复习的时候花一个小时慢慢看。
3.孩子不愿意去做怎么办?说明现在孩子还没意识到这样做的好处,等他进入班级前十名,试几次就能尝到甜头了。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差生文具多”,其实应该是孩子一开始买了几种笔,最后发现有一两款最好用,有几个用不到,那么这个时候就应该选择最好用的笔陪伴自己征战考场就行了。
爸爸妈妈们可能会问为啥我自己的班级不是强调所有学生都这样做,因为有的孩子学习已经很吃力了,学习对于他来说很枯燥(希望家长能够理解学习这件事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是一件付出大于收获的行为,而且伴随痛苦),但是他也想变好,所以买一些精美的笔记本、买好几支笔提升自己的积极性,哄着自己去学习,也许这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尝到的唯一的甜,所以我是允许这种情况存在的,也许他只是一个会画画的梵高呢。
这节课没有鸡汤,只是一点批改试卷后的感悟,爸爸妈妈们将就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