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写作指导方案,大家多交流学习心得,谢谢!
一、写作目标
1. 清晰结构:按游览顺序写清景点,用过渡句衔接自然。
2. 生动描写: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情感表达:写出游览中的感受或收获,让文字有温度。
4. 语言流畅:避免流水账,重点描写2-3处特色景物。
二、写作步骤分解
第一步:审题选材
1. 补全题目:选择印象深刻的游览地(如《游西湖》《游恐龙博物馆》)。
2. 头脑风暴:
用思维导图回忆游览过程:
中心词:游黄山
分支1:山脚(云雾、松树)
分支2:半山腰(奇石、挑山工)
分支3:山顶(日出、云海)
3. 筛选重点:选取2-3处最有特点的景物详写,其他略写。
第二步:搭建框架
万能结构模板:
开头: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 “周六清晨,我和爸爸迎着朝霞来到西湖。湖面笼着薄雾,像披着轻纱的仙子。”
中间:
(1) 第一处景点(按顺序描写):
→ 视觉:颜色、形状(“雷峰塔矗立在山腰,赭色的塔身映着金光”)。
→ 听觉/嗅觉:环境声音或气味(“风里飘来荷花的清香,远处传来悠扬的船笛声”)。
(2) 第二处景点(突出互动):
→ 动作:喂鱼、拍照、爬山(“我撒下面包屑,锦鲤哗啦跃出水面,溅得我满脸水珠”)。
(3) 过渡句衔接:
→ “沿着青石板路向前,忽然听到‘轰隆’声——原来到了九溪烟树!”
结尾:感受/收获
→ “回家的路上,我的相机装满了风景,心里装满了故事。”
第三步:语言升格
1. 比喻创新:
常规:“瀑布很高。”
升格:“瀑布从悬崖冲下,像一条银河被风吹散了,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变成彩虹碎片。”
2. 拟人活化:
“樱花纷纷扬扬落下,有的钻进我的衣领,有的趴在肩头说悄悄话。”
3. 五感联动:
触觉:“溪水冰凉,像小鱼在咬我的脚趾。”
味觉:“买根糖葫芦咬一口,酸甜的山楂味和糖壳的脆响一起在嘴里炸开。”
三、分题材指导
1. 自然景观(如《游黄山》)
抓特点:奇松、怪石、云海。
按时间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引用诗句:“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徐霞客说‘登黄山,天下无山’。”
2. 人文景点(如《游故宫》)
历史细节:红墙黄瓦的象征、脊兽的故事。
今昔对比:
→ “摸着斑驳的铜钉大门,仿佛听见几百年前侍卫换岗的脚步声。”
3. 主题场馆(如《游科技馆》)
互动体验:写清操作过程与感受。
→ “按下按钮,磁悬浮地球仪‘嗡’地浮起,我的手一抖,它像受惊的鱼儿般晃悠起来。”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
1. 问题:“像导游手册,缺少情感。”
→ 解决:加入心理描写(“站在玻璃栈道上,我的心跳得像擂鼓,手心全是汗”)。
2. 问题:“顺序混乱,东写西写。”
→ 解决:用“脚步移动法”串联(“穿过石桥→绕过假山→登上凉亭”)。
3. 问题:“描写空洞,只有‘很美’。”
→ 解决:用“放大镜法”聚焦细节(“樱花花瓣边缘有个小缺口,像被月亮咬了一口”)。
五、范文示例与解析
范文:《游西湖》
开头:
“春日的西湖像打翻的调色盘——苏堤绿柳如烟,桃花粉若云霞,湖水蓝得透亮。我和妈妈租了条小船,摇橹声‘吱呀吱呀’推开波纹。”
中间:
1. 三潭印月:
“船靠近石塔时,妈妈递给我一元纸币:‘看!塔身是不是和纸币上的图案一样?’我比对着,忽然一群野鸭‘扑棱棱’掠过水面,吓得硬币差点掉进湖里。”
2. 花港观鱼:
“我撒下鱼食,水面瞬间沸腾!红鲤、金鲤挤成一团,尾巴拍得水花四溅。最胖的那条居然跳出水面,在空中划了道弧线,像在表演杂技。”
结尾:
“夕阳把雷峰塔的影子拉得很长。回头望去,西湖又蒙上了淡金色的纱,仿佛刚才的热闹只是一场梦。”
亮点解析:
结构清晰:按游船路线写三潭印月→花港观鱼。
多感官描写:视觉(色彩)、听觉(摇橹声)、触觉(水花溅脸)。
情感融入:野鸭带来的惊喜、喂鱼的乐趣,结尾的“梦”呼应开头的诗意。
六、拓展练习
1. 画游览路线图:用简笔画标出景点顺序,并标注每处关键词(如“奇石”“溪流”)。
2. 五感观察卡:选择一个场景(如公园凉亭),填写表格:
感官
观察内容
视觉
琉璃瓦反射阳光
听觉
麻雀在檐角“啾啾”吵架
3. 修改病句:
原句:“荷花很好看。”
升格:“粉白的荷花从荷叶间探出头,花瓣尖儿还挂着露珠,像小姑娘嘟着嘴撒娇。”
教学提示:
对写作困难的学生,提供“填空式模板”:
“我刚走到______,就看见______,它让我想起______。”
结合科学课知识:在自然景观描写中加入地理小常识(如“西湖是潟湖”)。
用视频辅助:播放景点纪录片,帮助学生回忆细节。
请欣赏优秀范文《游万里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当我终于有机会踏上这片古老而雄伟的砖石时,心中的激动如汹涌的浪潮,难以抑制。
刚来到长城脚下,仰头望去,长城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一眼望不到尽头。那气势磅礴的景象,瞬间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城墙上的砖石历经岁月的洗礼,斑驳而厚重,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沿着陡峭的台阶向上攀登,起初我还精力充沛,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山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新的草木香气,让人心旷神怡。可没走多久,我的双腿就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使出全身的力气。这时,我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虽然步伐缓慢,但眼神坚定,一步一步稳稳地向上爬。老爷爷的精神鼓舞了我,我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越往上走,地势越险峻,台阶也越发陡峭。有些地方的台阶甚至接近垂直,必须紧紧抓住旁边的扶手,小心翼翼地攀爬。站在烽火台上,极目远眺,连绵的山峦尽收眼底,景色美不胜收。此时,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艰辛场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顽强的毅力,将一块块巨石搬运到这陡峭的山上,筑起了这万里长城,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
攀登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脸上却都洋溢着同样的兴奋和惊叹。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领略长城的魅力。在这古老的长城上,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们相聚在一起,共同感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奇迹。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我终于登上了长城的最高点。那一刻,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涌上心头,我对着群山大声呼喊,声音在山谷中回荡。
这次游长城,不仅让我欣赏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创造力。长城,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因为这篇文章,想起前年爬长城,在长城上偶遇同样从广州出发的梁老师,我们都是带着少年游的孩子们一起游北京,游故宫,游长城~~留下的合影也是倍感珍惜)
由这篇文章,生发感慨万千啊!少年游,志在四方!看世界,一起出发,归来一定要写几篇《游——》,让成长有迹可循!!
这个习作主题非常好,不仅四年级小朋友可以写起来,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也可以写得很好。不要说寒暑假亲子研学活动不少,就是平时节假日,我们的出游活动也很多,这个习作主题就是记录我们节假日,寒暑假出游所获,所见所闻所感,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