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生优育第一站^_^
育儿知识及早教资料大全门户

让孩子的学习像打游戏一样上瘾,用好这三招

史上最强大的育儿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这样的困惑,为何孩子玩手机平板很专注,玩起来可以一动不动玩好久,但是做起作业来,专注时长经常都到不了1个小时。

相信家长们脑海中都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要是孩子能把这份专注力用在学习上该多好!”到底有没有一套方法论,能把游戏设计的底层逻辑照搬过来,放在学习这件事上呢?

最近,得到图书出版的新书《让思考上瘾》,或许能提供一些解决方案。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新锐畅销书作家野村裕之,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怎么做逻辑思维训练。这本书很火爆,一上市就爆了单,很多家长收到书之后,都反馈“太好玩了,孩子做题做得像打游戏一样上瘾”。

接下来,为你分享《让思考上瘾》这本书中,把学习任务游戏化的三个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01

构建沉浸式学习剧本

第一个方法是,把枯燥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带有趣味性的场景和故事,让孩子身临其境地解决问题。

如果你翻开孩子的练习册就会发现,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做题,是因为这些题目太枯燥了。比如,题目的主人公通常就那么几个:甲乙丙丁、ABCD、小明小强、李雷韩梅梅……这些人在题目中被反反复复地使用,别说孩子,就连咱们大人都觉得无趣。

这还不算完,很多题目为了让孩子直接开始解题,几乎没有故事情节的推动,只有干巴巴的题干。比如“两城相距XX公里,两辆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相向而行,多少小时以后相遇?”这种单调的设计,孩子自然会觉得“没意思,好无聊……”

而我们反观游戏,就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在游戏里,孩子们不是在完成枯燥的任务,而是在经历少年英雄的成长史诗。比如,在《原神》这个游戏里,就有七个国家的开放世界和七十多个角色,角色中有魔女、将军、诗人,还有各路神仙和妖魔鬼怪……每一个角色甚至NPC都有自己的故事线。

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故事,而是自己成为故事里的英雄,他们操控着角色,解开一个又一个谜题,跟游戏里的主角一起共情、一起成长,非常投入。

你看,游戏里的这种强烈代入感,不正是我们现代教育中最稀缺的吗?

怎么在一本书里构建这样的沉浸式学习呢?《让思考上瘾》这本书里,作者特意把阅读材料设计得非常有趣。

比如,把传统题目中的“甲、乙、丙、丁”换成“国王、公主、天使、魔鬼”;把原本格式化的背景设定换成生动丰富的故事情节,比如从“从A地走到B地”变成“从龙的岛屿前往国王的城堡”;把平铺直叙的叙述换成紧张刺激的解谜游戏,比如在有限的时间内逃离恐怖的房间、找出说谎话的罪犯等等……

当然,我们也不是简单地把题目都切换成魔幻架空题材的场景,还加入了很多贴合实际生活的比如出差、旅游、去酒吧等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会让孩子既有游戏体验感牵引着他,也会有熟悉的生活场景伴随他,让他在“熟悉+意外”的惊喜感里持续探索。

请注意,在这个过程中,解题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变,孩子仍然需要调动众多的思维能力,才能找到答案。只是在这样的精心设计下,孩子更能做得进去,有的孩子在做题之后反馈说:“很久都没有体验这种无痛做题的感觉了!”

你看,孩子们真正排斥的并不是学习和思考,而是日复一日地无效重复,他们渴望“精心设计的成长体验”。在这样的体验中,他们不用经受枯燥和无聊,而是满载着自驱力去学习,让学习从“家长让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且越学越开心。

02

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

说完了“沉浸式设计”,跟你分享的第二个把学习游戏化的方法是,为孩子构建清晰的学习路线图,把成长的“进度条”具象化。

什么是不具象呢?你可以回想一下,在学生时期,是不是经常一本练习册做完又来一本,一套题做完又来一套。习题仿佛是永远做不完的。更让人沮丧的是,我们也并不知道做完了一本练习册之后,到底增长了多少知识,取得了哪些进步。久而久之,我们就对做题这件事失去了兴趣,甚至非常抵触。

那游戏又是怎么设计的呢?反观那些最受欢迎的游戏,就会发现游戏的“尽头”并不是遥遥无期的,而是都设置了非常清晰的进度条,只要玩家不停地打怪升级,就会一级一级地向上跃升。

比如,在《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中,总共设置了8个段位,从青铜段位到王者段位,有着非常清晰的晋升路径。

并且,还有玩家计算过晋升段位所需要的时间,比如从青铜升级为钻石,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从青铜一路打到王者,在玩得好的情况下,大约需要四个月的时间。

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进度条,试想一下,人的迷茫和焦虑来自哪里?来自不确定性和缺乏掌控感。

而在这个游戏里,应该如何获得成功,什么时候才能成功,这些成长的路径全都提前告诉你了。每一个玩家的目标都很明确,大家都知道,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能在这条路径上一路攀升,会让你觉得这个游戏打得“有盼头”。

回到我们的学习和教育。如果孩子的学习进程有定义清晰的目标,并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可量化的“段位”,那孩子的掌控感也会好很多。

再以我们的新书《让思考上瘾》为例。这本书就有一个自带的“晋升机制”,这本书里一共有67道题,这67道题被清晰地分为了六个章节,前五个章节分别对应着五种思维方式,每个章节里的题目都按照从一星到五星的难度依次排列,孩子可以从最简单的一星题目开始做起,然后逐级向上挑战。

每做完一道题,就代表着你攻克了一个逻辑思维的难关。更具挑战的是,全书的最后一个章节是难度最高的综合题,它的难度超乎想象,需要你将前面掌握的所有思维方式都结合起来,才能推导出正确答案。这就相当于是攀登“王者”段位,一旦你攻克下这道题,你一定会觉得酣畅淋漓,成就感爆棚。

你看,通过这样的路径设计,孩子们在做题的时候,就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处在什么进度,未来还有什么难关。孩子们不是不想学习,而是看不到尽头,甚至看不到路标,于是他们感受不到自己努力的意义。而当他们看到了层层进步的台阶,于是心里也能燃起继续挑战的小火苗。

03

创建即时反馈机制

说完了“把成长路径可视化”,你可能会说,即便上升的路径很清晰,但是如果孩子根本就不愿意上手开始做,这该怎么办呢?

这就要继续用到游戏设计中的原理了,那就是创建即时反馈机制,提供足够多的正向激励,让孩子愿意持续地投入下去。

以大家都爱玩的《开心消消乐》为例。它的启动成本非常低,玩家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可以完成挑战,尤其是游戏的前几局十分容易,玩家可以轻松上手。

在玩的过程中,它还有一整套的视觉听觉反馈系统,你只要一消除方块,闪光、动画、音效就会同时出现,为你鼓掌庆祝;在连续快速消除方块时,系统还会额外给你分数加成,当一下消除了一大片时,你会觉得这可太爽了。

你可能会问,那如果玩家做得不够好该怎么办呢?这时候,系统依旧会给你正向反馈。比如当你卡在某个环节时,游戏会高亮可以消除的方块,作出提示,帮助你继续前进;比如,玩家没成功闯关,系统也不会出现“你输了!”这样的界面,而是说“差一点点!下次一定能行”,鼓励你保持信心。

你看,游戏并不只关注游戏的结果,而是更注重过程中的努力,玩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分行动,每一点小小的成就,都能被看见。

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中,如果孩子很难获得正反馈,他就会去游戏里获取,不管他做得如何,游戏里都毫不吝啬地给他各种奖励,这就是游戏致命的吸引力。

回到日常学习中我们可以如何改进呢?

首先就是在设置任务时,不要让孩子一开始就做太难的题,而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做起。

比如《让思考上瘾》里一星难度的习题,这些题没有门槛,不需要用数学中复杂的公式,只要孩子肯开动脑筋,基本都能做得出来。很多孩子在体验之后说:“就因为前两道题成功了,所以才越来越想做后面的题。”这就是在学习中建立“低门槛高爽感”的体验,让孩子轻松迈出挑战的第一步。

其次就是作为家长,要尽量多给孩子正向反馈。

《让思考上瘾》这本书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本书本身就自带“正向反馈”机制。

一般来说,普通习题册的设计,把习题统一放在前面,答案统一放在后面,这样方便让孩子做完一整页的习题后一起对答案,当然这也是为了模拟考试时的情境,但是却很难给孩子成就感。

而《让思考上瘾》这本书中的习题都是按照“题目——解说——答案——总结”这样的顺序排列,方便孩子一做完题就能立刻找到解析和答案。

当孩子做对了这道题,他在看解析的时候,如果发现解题思路跟自己想的不谋而合,甚至是非常妙的一个解法,就会非常受鼓舞,他做完一道,就会想着“再来,再来”;而如果孩子没做出来这道题,就可以先一部分解说,然后沿着解说提醒的思路继续想下去。

通常情况下,孩子只要看一部分解析,脑子里就会有了新的灵感,甚至不需要看答案,就会恍然大悟,直拍大腿:“原来这道题还能这么解!”这就像游戏里的帮助提示一样,会引导孩子继续向前。

不过,这还没完。在同一个章节里,挨着的两道题通常在解题思路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便孩子上一道题没解出来,在看完答案之后,他还可以带着上一道题的思路来攻克下一道题。只要他活学活用,后面的习题就会越做越顺,越做越有成就感。

你看,这像不像是我们在游戏里拿到了装备,补充了血条,忽然间觉得自己被加持了。

有的人可能会问了,这样的设计有科学依据吗?还真有。

神经科学的研究显示,大脑在获得即时奖励时分泌的多巴胺浓度,通常是延迟奖励的3倍以上。这些奖励机制就像给大脑安上了“快乐的水龙头”,让孩子持续获得“再做五分钟”的动力。

以上就是《让思考上瘾》中让学习游戏化的三个方法。

《王者荣耀》的首席设计师李旻曾经在演讲中说:“我们不是在设计游戏,而是在设计人性。”

当我们用设计游戏的思维应用在教育上时,或许你会发现: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是传统教育缺少了让知识“活过来”的魔法。当我们把知识获取变成一场精心设计的冒险,当解题的过程充满探索的惊喜,学习自然会迸发出超越游戏的生命力。

最后,再次向你推荐这本《让思考上瘾》,希望通过这本书,你的孩子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赞(0) 点击下载资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兜得慧 » 让孩子的学习像打游戏一样上瘾,用好这三招

评论 抢沙发

史上最强大的早教资源宝库!错过后悔三生

培养孩子不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孩子等不起!

培养孩子更不能瞎折腾走弯路——孩子误不起!

马上点击领取